放大圖片
■吳文安為記者解釋燈光圖。 尉瑋 攝
曾經擔任過台灣雲門舞集和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者的吳文安,退下舞台後轉攻燈光設計,現在已經是城當的資深燈光設計師。吳文安說,曾經做過舞者,讓他更容易理解編舞的跳躍性思維,也能很快地捕捉到舞者的肢體語言,對舞作的理解快很多。「做舞者可以很感性很自我,做燈光卻要很理性,懂得整體佈局與配合。」
燈光設計最挑戰的地方大概是需要十分豐富的想像力,因為很多時候,燈光都是整個製作最後完成的部分,可以說不到最後入台的一分鐘,都不能知道實際效果如何。在此之前,燈光設計師只能在腦中「憑空想像」,實際操作時如果發現有所偏差,又要經過繁瑣的重新掛燈、移位、鋪排等步驟來進行修改。所以每開始一個製作,吳文安都要花很多時間做前期準備——與編舞溝通、理解舞蹈的空間運用,甚至觀察佈景會遮住哪些燈位,以思考應對方法。
不同的編舞對燈光也會有不同喜好。「比如桑巴和邢亮很不喜歡sidelight(側面光),他們自己也跳舞,所以知道側面光對舞者來說太耀眼、不舒服,特別是轉圈的時候更暈。側面光其實很容易讓舞者很好看,但他們不喜歡,我就要想其他辦法。桑巴喜歡冷色調,不大喜歡五顏六色,邢亮也是,他的東西也要cool些,不是那麼戲劇性。Helen(黎海寧)則要多些戲劇性,顏色要很切合,比如《雙城記》與《女書》。Willy(曹誠淵)很隨和,幾乎怎樣都可以。」
這次與Noel的合作,吳文安還加上電腦燈的運用,令燈光的顏色和movement更豐富。「Noel的舞給我的感覺是在幻想與現實間,她說觀眾在電影院看戲,又想像自己在電影中。我的燈光會跟著她的舞一起走,在夢幻和現實之間穿插。」
吳文安說,燈光是舞蹈的一部分,他希望燈光也會跳舞。「如果你看跳舞時,覺得燈光漂亮,不知不覺令你代入進去,卻察覺不到燈光在變化,這樣的燈光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