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當代媒體記錄當代社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Kingsley

 訪問當日,伍韶勁(Kingsley)剛從蘇格蘭回來,前一天還參加了一個青年論壇活動,但筆者還是覺得他是值得等待的。「新媒體或舊媒體,對我而言,就是用當代的媒體,去記錄當代的社會。」

 筆者知道Kingsley的名字,源於他的兩個作品,一是「音樂織布機」(Music Loom),曾在香港及香港設計中心去年中於上海舉行的「創意新一代」展覽中展出;二是「音樂巨輪」(Musical Wheel)。

 「音樂紡織機」是Kingsley取材至法國北部的,一部250年歷史的廢棄織布機改裝而成,他改裝後,加入超聲波動作感應器、紅外線攝錄機、燈光效果,令其變成繪影繪聲的多媒體樂器,只要把雙手放在織布機上舞動,便會奏出高低抑揚的音樂。「法國北部自工業革命以來已是紡織業的中心,對經濟的發展作出過貢獻,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那裡的工廠陸續倒閉,人們投閒置散,紡織業成為大家的集體回憶,通過藝術、音樂創作,人們可以與機器互相感應,令古董發揮新的意義。」

 「同樣地,『音樂巨輪』(Musical Wheel)回應香港的老工業區觀塘。人們坐在音樂巨輪的中間,便能觀賞到不同機器的轉動隨著地區的發展不停地跑,這轉動的能量成為音樂體驗。」

 對於Kingsley,藝術創作可讓人們由另一角度來了解生活的環境,甚至建構出藝術與城市重生的關係。「以前的人用繪畫、攝影、電影等,到了今天,我們可以用Internet、iPhone,不同時代,可以用不同的媒體去記錄,是很理所當然的,甚至可以說鋼琴的發展,也同樣反映了社會的變遷。」

 藝術不但可紀錄,也是參與社會的方法,Kingsley舉了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為例去說明。因為社會和經濟形態的轉變,越後妻有這個地區也和所有的農村一樣面臨著農業萎縮和人口流失的問題,失去了昔日的風華,但由於地方政府在2000年提出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計劃,歷經十多年的經營,整片山野間裝置三百多件藝術品,讓老化的農村動起來,為當地帶來新生命。「我在09年參加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當年跟其他人想到大地的裂痕及人的掌紋都同樣刻畫人和自然的辛酸,所以我們根據村民的掌紋,扭製出金屬枝條,把它們裝嵌成一組組風鈴,以鈴音奏出每一家的故事。」

 如果大家有看過Kingsley的作品,可能都有一個想法,就是他把抽象意念和被遺忘了的事物呈現於互動、裝置、聲音、空間等混在一起的創作形式上,而且大家是要去體驗的,「音樂織布機」、「音樂巨輪」、「風鈴」也好,都是呈現之餘,也叫參觀者去體驗,如「音樂巨輪」就是一個高6米的旋轉巨輪,坐在其中,慢慢旋轉,體驗傳出與現場環境結合的音樂。

 這或者跟他的背景有關——畢業於多倫多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藝術系,並在法國勒弗諾瓦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取得當代藝術深造文憑,作品又在中、港、日、法等地展出,獲過不少獎項,包括09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08年香港青年設計才俊大獎、第12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互動媒體組金獎等。又曾加入了Jack Morton Worldwide,集中「體驗設計」的先導發展。

 「對於新媒體跟社會的關係,或者可以借用一句名言去說明:非去改變世界,而是讓世界去改變。用當代的媒體,去訴說當代的故事,才能preserve(保存)。」

 筆者說很期待Kingsley,不只因為今個月有幾個展覽,如在香港國際藝術展有展品「龍伯」,同期還包括在LV藝廊的「See the Light」,以及在香港藝術館的「藝術對藝術」,也想知他在蘇格蘭修讀sustainable design回來之後,對他的創作及其跟社會的關係有何影響。

 新媒體,代表新人類在新時代中建立新社會所構成的新關係。

相關新聞
設計師與你系列(三) (2011-05-14) (圖)
新媒體設計師創意建構新時代 (2011-05-14) (圖)
新工具給予新意義 (2011-05-14) (圖)
當代媒體記錄當代社會 (2011-05-14) (圖)
兩爺孫 在不斷發展的城市中種竹 (2011-05-14) (圖)
昔日即今日 傳統水墨在現代語境下煥發活力 (2011-05-12) (圖)
書法是「字」更是「畫」 (2011-05-12) (圖)
「水墨還能做甚麼?」 (2011-05-12) (圖)
文化上的一點超脫 一點平衡 (2011-05-12) (圖)
「亞洲文化協會藝術家選集:昔日.今朝」 (2011-05-12)
《中國的記憶》追懷「集體回憶」 (2011-05-12) (圖)
朱毅勇個展《中國的記憶》 (2011-05-12)
做人要「開竅」 (2011-05-10) (圖)
多方涉獵也得讀經典 (2011-05-10) (圖)
精選十本經典: (2011-05-10) (圖)
複雜世情勿輕率簡化 (2011-05-10) (圖)
一切由實習開始 (2011-05-10) (圖)
Sage Gateshead (2011-05-10) (圖)
經典荷包 展傳統女紅文化精髓 (2011-05-07) (圖)
清代達官貴人專用荷包: (2011-05-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