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卓的作品《云唔云》受到曾灶財的啟發。 資料圖片
香港塗鴉文化由來已久,有不少經典且富爭議性的例子,尤其「九龍皇帝」─曾灶財的作品。
曾灶財在1921年生於廣東,2007年逝世。他在16歲來港後,先後從事建築與垃圾事務工作。曾灶財在35歲時翻閱族譜,發現九龍地區為其祖先封地,自此開始透過塗鴉控訴,利用毛筆在公共設施如天橋、公廁、碼頭等書寫漢字,講述自己及家族的過往事蹟及宣示對九龍的「主權」,日後更自封為「九龍皇帝」。
塗鴉遍布港九 揚威海外展覽
雖然他不良於行,但九龍各區包括觀塘及尖沙咀等,以至九龍以外的香港島中環和西環等地都可見其筆跡,讓香港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曾灶財的作品曾於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裡展出。
「九龍皇帝」的作品富爭議性,有人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但同時受到部分藝術工作者重視,甚至有人再造「九龍皇帝」墨寶,以作致敬。如藝術工作者張卓(Danc Cheung),其作品《云唔云》便是例子之一。據報道,張卓認為,我們在欣賞「九龍皇帝」墨寶時,不應以書法角度去觀摩,而是將其看成是一幅圖畫。另外,有些評論者認為曾灶財的作品已不是個人的作品,而是本地標誌之一。無論如何,從「九龍皇帝」墨寶的發展及爭議看來,可見其有趣的地方:從一個次文化的作品,直到成為一個社會現象,再演變為一個集體回憶。
塗鴉在本港除是一種本土文化外,亦可見其多元或跨國的國度,如法國藝術家ZEVS曾因不滿名牌商標包圍城市,曾在中環Giorgio Armani名店外牆上塗鴉,後來更惹上官司。ZEVS當時曾說,他在世界各地作出同類的塗鴉「創作」均沒有被捕,香港的經歷是第一次。這是否一種本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另類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