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歐債危機惡化 內地經濟減速 港股A股齊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莊亞權) 歐債危機憂慮拖跌全球股市,亞太股市全線下挫,加上憂慮內地經濟可能放緩甚至出現「硬著陸」的風險,港股昨日急挫488點,插穿二萬三,收報22,711點,A股更暴跌3%,跌幅為昨亞太股市之首。港股跌幅2.1%,排在韓股(跌2.64%)及印尼(跌2.44%)之後。昨晚歐美股市延續亞股的跌勢,美股早段大跌163點,歐股亦各跌近2%。市場人士預料,在眾多負面因素困擾下,不單5月,甚至連6月的股市也會低迷,令「五窮六絕」的走勢再現。

 歐洲的經濟及債務問題自08年金融海嘯起已纏繞投資市場,然而相比於遠在千里的歐洲,目前內地的經濟情況更令人關注。中國在通脹未有放緩下,5月份的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回落,令人擔心內地經濟出現「滯脹」及「硬著陸」的風險,加上上海國際板即將面世,令投資者擔憂A股市場可能面臨一場「大抽血」,令A股昨日暴跌3%,跌幅較港股更大。

匯豐中國PMI初值回落

 上證綜指昨日甫開市便下瀉,承接力全欠奉,最終失守2,800點心理關口,全日跌83點,創3個多月收市新低;深證成指報收11,742點,也大跌418點,是近4個月的收市新低。分析師稱,在國際板上市的公司都是世界500強企業,相較A股公司的質素,國際板公司無疑更吸引,一旦國際板開通,內地投資者難免會沽A股、買國際板,屆時A股難有好表現。

 此外,匯豐昨日公佈的5月份中國PMI初值明顯回落,5月份PMI為51.1,較4月份的51.8下降0.7個百分點,至進一步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也反映了中國的製造業正在降溫,經濟前景面臨壓力。另外,中國銀監會將從6月份開始對日均存貸比進行監管考核,可能使得部分內地銀行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此舉將可能再次推高市場利率,內地在未來一段時間亦會持續「缺水」。

 信誠證券投資部經理劉兆祥表示,近期不少細價股被拋售,包括被中投看中的保利協鑫(3800)等都急挫,反映內地「收水喉」的影響已浮上台面,影響香港市場,若此情況持續,究竟還有多少內地資金來港炒樓炒股票;以及一旦本港加息及樓宇供應增加下,本港會發生甚麼情況,這都是投資者現時要弄清楚的。

藍籌全跌匯控穿破80元

 港股方面,恒指昨出現近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扭轉了上周連日反彈走勢,藍籌股全線下滑,匯控(005)及內銀股領跌,匯控失守80元關口,收報79.45元,跌1.9%。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員陳鳳珠表示,歐債危機的升溫,令投資者沽出手上股票及商品投資,轉投美元避險,市場恐慌情緒正在加劇,相信短期內股市仍有大波動,很大機會下試250天線(22,443點),暫時難以扭轉跌勢。

 歐債危機令出口股沽壓最大,利豐(2909)大跌4.6%,思捷(330)收市報29.15元,跌4%,見七年新低。不過,米蘭站(1150)首日掛牌帶來好消息,全日收報2.77元,較招股價1.67元上升65.87%。不計手續費,一手2,000股賺2,200元。

相關新聞
歐債危機惡化 內地經濟減速 港股A股齊挫 (圖)
陳德霖:港加息風險超97 (圖)
港通脹2年半新高 食品勁升8.9% (圖)
塔利班血洗巴基斯坦軍事基地 (圖)
賈慶林肯定西藏成就 冀加強對達賴鬥爭 (圖)
港校北上長三角拓展教育 (圖)
內地高通脹負利率 居民4678億存款轉移 (圖)
全球500強總部 北京數量超紐約 (圖)
齊白石書畫拍出4億天價 (圖)
滇「橋頭堡」升格國家戰略 (圖)
內地電荒7年最重 優先保障民用 (圖)
民建聯揭職場新陷阱 (圖)
唐英年:香港無地產霸權 (圖)
中六合彩幸運「星」領彩金 秘道走避記者 (圖)
淡水河致癌魚流竄全台灣
華裔3雄大突破 上網速度快萬倍 (圖)
冰島火山灰襲愛爾蘭蘇格蘭 (圖)
龍捲風再襲美90死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