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在「用工荒」的情況下聘請員工,企業都各出奇謀。
內地中小企業老闆此前多信奉「謹言慎行」、「悶聲發大財」之道,在接受採訪時通常對具體的生產事宜避而不談。但現在情況似乎有些特殊:無一位企業負責人拒絕接受採訪,還有人在結束採訪次日主動打來電話,透露更多訊息。一位製鞋廠負責人更是直言:「拜託媒體朋友多說說我們的艱難,很多企業都要撐不下去了。」
民企著手求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製造業處於廉價勞動力充足、不愁「接單」、回報高的「輝煌期」。但現今經濟形勢已經改變,作為身處產業鏈最末端的製造環節,當降低人力成本等傳統盈利模式即將窮盡之時,企業必須面對「變革」浪潮。
實際上,面對「用工荒」現象,一些企業管理者已開始著手求「變」。在採訪過程中,一家民營服裝企業老闆就表示,過往簡單重複貼牌生產,走代工貿易之路的企業經營方式難以為繼,將服裝生產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的唯一方法是自創品牌。他坦言,雖然較以往熟悉的訂單生產模式而言,走自主品牌之路的風險性更大,投入亦需增加,但「與其目前在這裡死撐,不如放手一搏,最差也不過回到當年創業之初的起點嘛」。
雖然,在中小企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付出的代價是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甚至會出現企業虧損或倒閉情況,但「壯士斷腕,豈不惜其肌骨?所存者大也」。唯有忍過結構調整階段必然經歷的「陣痛」期,方可迎來企業發展良性循環的廣闊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