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財長商討援助希臘前夕,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突然「發難」,大降希臘評級至全球最低,對希臘來說固然是一沉百踩,勢必為援助計劃節外生枝。
標普此舉可謂意料之外,也可謂意料之內—歐洲股市未有應聲下跌便是證明。而回顧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評級機構的舉動,不難發現一個趨向,就是對前景觀望愈趨悲觀,固此動輒降級。另一特徵是常常以政治氣氛之不明朗作為降級原因。
本年4月標普下調美國的長期展望,原因是美國國會或未能就應對財赤和債務等達成共識;是次大削希臘評級,一個原因也是引述希臘的「複雜政治和經濟環境」。然而平情如論,國會的財政爭拗是家常便飯,緊縮政策引起的大規模反對之聲,在歐洲多國都有出現,不是希臘獨有。標普以此為降級理據,難怪有評論以「多疑」(paranoid)形容之。
評級機構趨向謹小慎微,不是沒有原因。金融海嘯前夕,評級機構未能預見危機,反而給抵押債務債券(CDO)產品AAA評級,備受批評。評級機構吸取教訓,對下調評級不再「手軟」,但可能淪於寧枉勿縱。
事實上,歐債危機爆發後,評級機構面臨的批評有增無減。標普等接連降低葡萄牙和希臘評級,往往使投資者恐慌加劇。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去年呼籲歐洲各國合作,成立屬於歐洲的評級機構,與標普等抗衡。但評級機構要累積公信力非一朝一夕之事,計劃一直只聞樓梯響。
■張啟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