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會主席耿春亞(左)指,在自由市場下,收費由各校自決,內地生只得無奈接受,不然索性放棄。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是次投訴的關鍵,在於肇事的理大中國文化碩士課程,雖屬自負盈虧營運,並不涉公帑資助,但卻向非本地生收取較貴學費,有關情況亦遭投訴人狠批,認為並不合理。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該課程並非唯一「不公平」例子,理大下學年共有達44個自資碩士或研究生課程出現兩種學費情況,差額最大的為屋宇設備工程碩士,非本地生報讀要多付達4萬7千多元。除理大外,香港大學亦有5個自資課程分開兩種收費,非本地生報讀要多付最多達1.2萬元。
理大:自資課程收費因素不同
對於一個課程、兩種收費,理大發言人回應指,校方的自資課程收費是根據各課程辦學成本及其他相關因素決定,因此非本地生學費跟本地生可能有差異。大學招生網頁已公開有關收費詳情,讓申請人及各界參考。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院校的自資課程分兩種收費,做法可以理解,「現時學費主要是作收回成本,但有時其實並未能全數收回,要收非本地生較高學費,亦可以理解。」他續稱,由於現時不少研究院課程內地生佔去大多數,已有港生對學額被佔用感不滿,如院校設兩種收費,亦可望幫忙「解畫」,作為對港生的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