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曉曾為國美董事會主席和執行董事,如今卻被舊東家控告合同違約。圖右為去年9月陳曉主持國美股東會的情景。 資料圖片
——指「大爆財務漏洞」文章不真實及誤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邱婷)國美電器(0493)股權之爭「劇集」落幕數月,卻仍波瀾不斷。該公司昨日宣布,已向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遞交訴狀,就前董事局主席陳曉上月在內地媒體一篇報道中對國美作出的「不真實或誤導的言論」,以合同違約為由對其提起訴訟。董事會授權負責是次訴訟的執行董事鄒曉春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報道被廣泛轉載,對公司商譽、經營活動等造成的影響難以用金錢衡量,陳曉需對此承擔責任。
國美聲明稱,陳曉嚴重違反早前與國美簽訂的《協定》約定,向某財經媒體記者發表對國美不真實或誤導的言論,並於5月10日在報紙頭版上以《國美事件再露面 陳曉大爆國美財務漏洞》的標題刊登。目前該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違反不評論國美合約
上月,《21世紀經濟報道》刊登上述報道,內容包括陳曉談及國美剋扣供應商,提高渠道成本並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去年「股權戰」中黃光裕方面花費6,000萬僱傭三家公司做公關,並指國美股價已到頂,多家機構已撤出,自己也會賣掉所持股票等。國美即時發布通告澄清,並指會採取適當手段保護公司權益。
陳曉自3月10日起辭去國美董事會主席和執行董事職務,市場關於其轉投家居用品行業、投資其他行業的傳聞亦屢屢出現。鄒曉春說,陳曉離職前已與公司達成協議,作為前主席,於公於私都不能對外評論或談及國美的經營狀況,但其明知對方是記者,還作出這種「離譜的說法」。
陳曉聲明從未受訪
據悉,報道刊登後陳曉亦遭到香港證監會問詢,他並發聲明指,從未接受過該名記者採訪,稱「其從一場無議題的私人閒聊中片面抽取內容所發表的文章,既非我願意,更不代表我的觀點和言論」。撰寫此文的記者後來也於微博上承認,稱文章內容並非來自正式採訪,「他是跟朋友聊天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他並不像做個過河拆橋的人,也不想做行業潛規則的揭露者」。對此,國美並不買賬,鄒曉春指,公司方認為陳曉的聲明「不真誠」。
國美指,公司還將就陳曉不實言論等侵權行為,進一步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鄒曉春表示,通過本次起訴,是要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來依法維護公司與全體股東的利益。他說,公司後來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與供銷商的關係已正常化,新董事會運作亦已上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