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周易》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教人要掌握「時」與「位」,因為只有好好利用這兩個條件,做人做事才能夠順利亨通。
舉兩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包廉價乾糧,平時跟本無人問津,但若換了是在災難或饑荒的時勢,它卻隨時變成救命的珍品;同一番說話,由妻子告訴丈夫,丈夫可能會大發雷霆,但若由朋友相勸呢?丈夫不但會言聽計從,甚至更會感激對方,將對方視為患難知己——所以只要時與位不同,同樣的付出也會換來極不同的效果,所以當時位與我之時,便要把握機會,否則便應韜光養晦,靜候更適合的時機。
同樣地,教育其實亦非常講究時機。天命最近留意到一些幼兒學習班的廣告,宣傳字句嚇得我「毛骨悚然」,什麼「後悔年幼時沒特訓」、甚麼「小學五年級數學已達約高中程度」,請問一個小學生,幹嗎要學懂高中程度的學識?
現代人常常混淆了一點,就是誤把知識及學識等同智慧,同時更忽略了何謂品德。其實有再多的知識,但不懂運用也不過是高分低能;再聰明但老是把才智用於壞事上,也只會招來更大的惡果。所以教育年幼的孩子重點,應是教他們學習的方法及培養品德,而非過早汲收知識,而其中的一個教育好方法,就是要讓他們多參與有益的遊戲,家長則從旁誘導,那麼他們自然能學懂何謂「活學活用」及培養出為人應有的良好品德,所謂三歲定八十,學識上的催谷還是留待下一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