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聯會調查顯示,3成中小學教師壓力「爆煲」,對04年開始的小學「殺校潮」最感不滿。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教育改革推行至今逾10年,334新學制、外評、融合教育等逐步落實,除了學生忙於適應,亦為教師增添不少額外工作。教聯會一項調查顯示,3成中小學教師壓力「爆煲」;而受訪者對04年開始的小學「殺校潮」最感不滿。教聯會主席黃均瑜指,小學「殺校潮」令教師心有餘悸,而中學殺校危機尚未解除,希望當局制訂長遠政策,釋除教師疑慮。
教聯會5月中向75所中小學,共1,264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近10年共40項重大教育政策的滿意程度。結果顯示,當局04年開始要求收生不足的小學結束,造成小學「殺校潮」,獲評的滿意值最低、僅得3.9分。設立外評機制、中學組別「5改3」致學生差異加劇、新高中校本評核等政策,得分同樣不合格。
調查發現,教師的工時及壓力均有增無減,3成人感到壓力,比3年前同類調查得出的1成7,大幅增加13個百分點。另54%人每周工時逾60小時,比3年前上升9個百分點。超過6成受訪教師表示,處理行政工作的時間,佔整體工時的3成或以上,並認為處理行政工作對教學質素有負面影響。
教局:推支援措施助教師
教聯會副主席胡少偉建議,當局應增加資源,讓每所中、小學增聘1位行政主任,減輕教師行政工作量,紓緩教師沉重的壓力。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明白教師的現況和需要,已先後推出多項支援措施,改善教師的工作情況,如增撥津貼、增聘人手或外購服務等。當局亦定期為教師舉辦培訓課程和專業支援,協助教師適應和掌握有關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