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康民告別政壇後的黃金四年,埋首寫書、寫政論、隨心所欲,隨心所說。八十而奮力筆耕,生命之火愈燒愈旺。吳老經常都有新作,他的政治評論往往一石激起千重浪,社會上久不久就有他的聲音。最近他又有《口述歷史》一書面世。披露了左派歷史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片段,相信會引起不少的迴響。另一方面,吳老享受人生,旅行、美食、弄孫,樂在其中。很多人都好奇,他的生命之火愈燒愈旺,有甚麼「特異功能」?他自己也不否認,身上有個「好奇的精靈」,驅使他坐上「人生摩天輪」,高低巡迴,看盡人間好風光。 文:方銳敏
旅行向難度挑戰
眾所周知,吳老熱愛旅行,同樣,旅行給了他寫作的動力。
說到旅行,不得不寫個服字,這些年來,吳老的旅遊足跡遍及六十五個國家和地區,一年起碼出遊四、五次。吳老是閒不住的人,三、五天就聽說他要「飛」了,飛哪裡呀?都是冷門得連年青人都不願去的地方。我們總是奇怪,八十多歲的老人了,行色匆匆不疲累嗎?比他少十歲或廿歲的人,都自愧不如。
他自己選擇旅遊的地方(人家邀請旅遊的不算在內),一定要有難度的。比方三大高塔--杜拜阿拉法塔八百二十八公尺高、台北101、馬來西亞雙子塔;三大瀑布--尼亞加拉(加拿大)、伊瓜蘇(巴西)、維多利(津巴布韋);三大耶穌像--里斯本(葡萄牙)、越南、巴西……他都去了。
還有和諧式飛機英國飛美國,超音速A380特大飛機香港飛新加坡,他都試乘過;廿年前去秘魯的馬丘比丘,很是辛苦,到達三千多米高地,還要吸氧哩。
近年由滿洲里坐火車至西伯利亞,路途遙遠的疲累,以至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生蛇),要吃特效藥,腹瀉又一番煎熬,因使用簡陋的𢸍廁,又站不起來……
他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眼角膜破裂,至今右眼失明;在新加坡酒店的床上掉了下來,撞得頭破血流,要入院治傷,然而他又自拍包紮頭部的相片,刊在他的遊記上,是不是有點調皮?
吳老很愛說他這些「英勇事蹟」,聽的人都為他難受,然而他自己像在說別人的故事,越說越興奮。「旅行不一定要嘆世界,有時候經歷一些磨難,也是另類的旅行。」
為了嘴饞死而後已
吳老不煙、不酒、不茶,送他美酒或茶葉,肯定是浪費,即使飲茶,也只飲淡香的鐵觀音。吳老不吃甜,卻愛吃朱古力和雪糕。無可否認,吳老饞嘴,他絕對愛吃,且從不戒口。
潮州凍蟹啖啖肉、上海冷盤素鵝、點心牛肉、腸粉都是他所愛,鵝肝美味更令他垂涎。吳老吃得精,不限於食物精,還有數口精。
吳老說,他沒有興趣吃魚翅、鮑魚,理由是「難咬」;也不愛吃和牛,理由是「太貴」,食物與價值不符「唔抵食」。當然美食送到跟前,他也不會抗拒。名人飯堂百元一碟燒腩仔,在一般酒樓廿元便可吃到,吳老也因為「唔抵食」而罷吃。
如果你請他在陽明山莊吃入口即溶的金槍魚(即藍鰭吞拿),他的口感也「不強烈」,因為味蕾告訴他,食物與價值不符;當然,他心裡感覺是強烈的。吃的矛盾,還是建基於一個「精」字。
早前他要入院「通波仔」,學生請他吃飯也要來點箝制。吳老就即席表態:「對於吃,我是衝鋒陷陣,一往無前,死而後已;日日處在危機感下過日子,多活三年又如何?」說罷,大口大口鵝肝吃得痛快。
兒子的舊衣就是好
吳老食得精,消費也精。他的女兒也說,父親從小生活艱難,生活樸素慳儉,惟有捐錢則大手大腳。
「從小慳慣了,不會亂花錢,今天經濟能力好些,去旅遊本來是可以坐商務客位的,但覺得不值得花這個錢。」
吳老今天穿的鞋,是在內地買的膠底鞋,才百元一對。理髮嘛,很少光顧理髮店,為他的頭操刀的,以前是女婿,現在是培僑的老師。
有些服裝和領帶,都是小兒子嫌舊款不要的。穿兒子的舊衣服,感覺就是好,有款、溫暖、環保、省錢。
如果論消費「精」,吳老不敢認第一,只敢認第二,他是把「榮譽」讓給太太的。「老伴比我更慳,她從不浪費食物,早餐食湯渣,樂此不疲,她知道我對吃有要求,總是做新鮮的給我。」
養生之道 感恩之心
吳老的養生之道有兩招:第一,常懷感恩之心,總是想到自己的幸運,世界各地的天災危難,沒讓他碰上,就是最大的幸運。他說:「我從不羡慕李嘉誠擁有的財富,只感激上天賜我力量,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是的,一眼看天下,一腦念蒼生,寫得一手好文章。
另一種感恩是,教過這麼多的學生,香港,北京、菲律賓、廣州的學生多有牽掛;在晚年的時候,身邊總有十來廿個學生對他照顧有加,這些都是自家兒女有所不及的。
養生之道第二招,精神健康為主,身體健康為次。吳老基本上是「不做運動的長者」,連太極也不打,他說不能忍受太極節奏太慢。年輕的時候,吳老是羽毛球健將、游泳好手,後來又受到黃祖芬校長的影響而洗冷水浴,直到八十年代初,確診心臟不好,才停止這種體能鍛煉。
吳老現在唯一的運動是「腦部運動」,寫文章訓練思維、打麻將訓練反應。
以文會友 粉絲有增
放下工作以後,吳老專心以文會友。尤其是退下來這兩、三年,結交了很多知識分子新朋友,都是看到吳老的文章,認同他見解持平,即使批評的觀點,也是希望國家民族更加好。這些新朋友,有的在網上回應,也有面碰面交流。
「我到養和醫院做心臟掃描,素未謀面的何志禮醫生,他說看過我的文章,很同意我的觀點,因此沒有收取我的醫生費。咦,『文章有價』又是另一種演繹哩!」
有次到中文大學做嘉賓,中大醫學院院長霍泰輝坐在他的旁邊,也表示看過他的文章。「不知怎的,這兩、三年多了很多新粉絲,在旅途中、郵輪上,都結交了一些粉絲團友,有位當警員的團友,全家要與我合照留念;律敦治藥房的芬姐,與我成了好友。以文會友,是我晚年的最大得著。」
「孫痴」兩眼發光又相思
晚年另一大得著是小兒子做了高齡爸爸,好讓他耄耋之年又添孫。吳老最近常常把他的小孫子「擺上檯」,他自己出版的刊物也是小孫子作的封面,他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小孫子是最漂亮的,人家笑他是「孫痴」,他完全受落。不諱言一見到小孫兒,就會兩眼發光,精神抖擻,見不著孫兒,就會患上相思病。
「好奇的精靈」在小孫子的生命中躍動,吳老就是看到了生命之火,在自己的血脈中,越燃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