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被青山雲霧包圍的地捫侗寨。 圖片由黎平縣委宣傳部提供
——村民捨木取磚建新居 衝擊原生態民族風情
地捫,這個地處貴州黎平縣偏僻山區的侗族村寨,在地圖上幾乎很難找到。過去的700多年歷史裡,她羞澀地隱伏在崇山峻嶺之中,村民的日子在霧靄籠罩中波瀾不驚的一天天流淌。然而,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這個「養在深閨」的古村落被外界發現,被重視,被開發。「原生態民族風情」是地捫的「金字招牌」,但當遭遇已經逐漸融入現代社會文明的村民「改善生活」的需求時,新的問題開始困擾當地政府及村民。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路艷寧、郎艷林 貴州報道
終於到達地捫。村口高且古樸的寨門,尖尖的頂子直衝天空,前段時間村裡歡迎某個考察團留下來,還沒有來得及撤走的兩條紅色橫幅耷拉在門兩邊,隨風晃動。順著寨門延伸到村子的水泥路走下去,村委會門前的小廣場凌亂地堆放著水泥、石子、磚塊,以及侗家人常用的木板等建築材料,幾個頭頂藍帕的婦女賣力地將水泥從袋中倒出來,小孩子在身邊追逐嬉戲,扔小石子玩,「嘶嘶」作響的電鑽聲迴盪在寨子上空。
火災催生「磚房需求」
探訪地捫之前,其所在的茅貢鄉鄉長劉維祝告訴我們:很多村民正在建房,到處堆放著建築材料,可能並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麼美。我們所看到的景象印證了這句話。
不過,這或許是更加真實的地捫。
地捫村主任吳世茂說,去年底村裡遭遇了一次大火,燒燬了十幾棟民房,這些堆在房前屋後的建築材料,基本上都是遭遇火災的村民為修房子準備的。
這不是地捫第一次發生火災。2006年4月,一村民用火不慎引燃衣被,火勢迅即蔓延,共有42戶233人受災,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43萬元。
火是地捫所處的黔東南最大的安全隱患。當地民居分佈密集,而且90%以上的房屋都為木質結構,很多吊腳樓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而村民的燃料大都是傳統的木炭、柴草等,極易引燃木質房屋。一旦失火燃燒,「火燒連營」的結果可讓村民重回赤貧。侗家人對火災肇事者有著近乎苛刻的懲罰,他們被勒令三四年內不得回寨,必須在河對岸至少三里之外的地方居住,此外還要花錢舉辦祭祀土地神的儀式,並請全寨人吃飯。
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以及對「不准回寨」懲罰的畏懼,興建防火性能更好的磚房,已逐漸被現代文明不斷影響的侗家人所接受。
打工返鄉者帶回新思路
不僅如此,見過世面、又有一定積蓄的返鄉打工者,也成為推動磚房建設的「中堅力量」。「村裡現在大概有2,000多人,800多人到省外打工,在省內其他地方的還有幾百人。」吳世茂說。這些年輕人出去不僅掙了錢,也帶回了很多改善生活條件的「先進」思想:要建洗澡間,只有建磚房;磚房比傳統木房要隔音,空間相對私密。
近年來,黎平縣不少侗族村寨大力發展鄉村民俗旅遊,為了迎合遊客的居住習慣,傳統房屋「木改磚」的趨勢也非常明顯。而且,隨著遊客流量的增加和這些長期居住在水泥結構屋宇的城市遊客防火意識淡薄,防火工作也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今年五月,當地捫村裡30多戶人家(包括去年失火的村民)強烈要求拆掉侗族民族風格的老木房建磚房時,遭到了村委會的反對,此事一直鬧到了縣裡。此後,媒體記者陸續跟進,一次次地將目光聚焦到這個偏遠村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