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捫小學是當地「磚房包木板」建築之一,但村民對頂上的三個塔尖不以為然,認為與侗家傳統不相符。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路艷寧 攝
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這些詞看上去並不舒服,但是這種生存環境也讓地捫的原生態環境,以及傳統生活方式得以很好保存,給世人留下了一個「世外桃源」。
鑒於很多地區傳統民風民俗被旅遊經濟浪潮衝擊帶來的消極影響,地捫景區管理者的文化保護意識已經覺醒。
茅貢鄉提供的一份《地捫景區鄉村建設綱要》裡這樣描述,「應當喚起社區居民的文化覺醒,增強他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避免現代化和商業化突襲帶來的文化突變」、「強調保持侗族村寨的獨特個性,引導鄉村社區可持續發展,避免損害地方文化的短期利益行為」。
意識差異致衝突升級
當地縣鄉幹部也不止一次地談到,地捫需要發展的是不同於其他村寨的觀光遊,而是體驗遊。體驗遊的遊客更為高端,他們多是為了學術研究,或者是感知與交流民族文化,與普通觀光型遊客的「白天看古老村寨,夜晚住舒適民居」的要求有根本性的不同。茅貢鄉副鄉長粟振雄認為:「高端遊客在村寨的花費也會更高,村民不用擔心因為接待遊客少而沒有得到利益。」
「遊客來就是為了體驗侗族獨特的民族文化遺產的,如果都建磚房,那和周邊已經被旅遊經濟全方位滲透的其他村寨有什麼兩樣?遊客還會不嫌顛簸地來地捫嗎?」粟振雄反問。管理者與當地村民在「文化保護與發展」意識上的差異,導致「建房衝突」的升級。
基層幹部嘆左右為難
茅貢鄉一位不願具名的幹部覺得很冤枉:「不讓村民蓋磚房,那出了事(失火)咋辦?允許村民蓋磚房,影響了原生態的人文生態環境,又被扣上一個『保護傳統民族文化不力』的帽子,我們左右為難!」
於是,一種似乎不讓雙方為難的「妥協」方式被廣泛推廣:村民可以砌磚房,但是磚房外面必須包上木頭,以維持原有的自然文化景觀,地捫村小學教學樓就是這種建築方式的典型代表。對於村民而言,日常生火做飯都是在一樓,只需要給一樓砌上磚牆,外面包木板,這樣房屋也不容易傾斜(由於侗族房屋都屬於木質結構,不用一釘一鉚,時間一長房屋容易傾斜但不會垮塌)。
按國際通行慣例,已經列入文化遺產保護區的傳統村落,儘管並不反對在原有基礎上修建一些新建項目,但這些建築在體量、色彩、風格等方面,必須與原有建築保持一致。
「穿衣戴帽」式建築增支出
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多數要建磚房的人都會選擇這種方式。但是,對於收入不高的村民來說,這種「穿衣戴帽」的建築方式無疑會增加他們額外的支出。「有時候相當於蓋了兩套房子。」村民說。一些文化學者也不買賬:「下面是磚房,上面是木房。時間一長,木質結構容易變黑腐朽,但是磚砌的一樓仍然光鮮,這樣與大環境很不協調。」
雖然地捫現在建磚房的村民還不多,速度也遠遠比不上另一個有名的侗族村寨—肇興。但是,「這肯定是一個發展趨勢。」 村長吳世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