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美璐出身基層,明白基層之苦,照顧街坊如家人一般。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治祖 攝
回望十載工會歲月,工聯會葵青區社區幹事劉美璐小時在板間房成長,於08年初投身葵盛西h服務街坊後,就一直與區內居民風雨同路,她沒有數算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感恩賺得一班「屋企人」,寫下了一個又一個有笑有淚的地區故事。與美璐在h內逛一圈,無論跟乘涼的婆婆、下棋的伯伯,以至路過的街坊,大家都可以閒聊幾句,「有街坊的2歲乖孫經常聽到我落區叫咪,也牙牙學著說『美璐美璐』,寶寶媽媽並非居於葵盛的街坊,還以為寶寶愛上飲美祿呢」。一個「美祿與美璐」的笑話,哈哈笑聲背後是她多年來的默默耕耘。
美璐三姊妹自小就在葵涌板間房成長,明白基層之苦。高中時,她參與義工服務,與工聯會結下不解緣,在工會前輩感染下,她離開校園後,即投身地區發揮「大家姐」的精神照顧街坊,將葵盛西h當作是自己的大家庭。為免街坊遇上突發事件時求助無門,她習慣每次離開辦事處即「飛線」到手提,令她一天得接上廿卅個街坊來電,近期最熱門的話題當然是查詢申領政府派錢6,000元的方法,同時也有正辦離婚的婦女來電訴苦等。
手電長開隨時收料
上星期,就有街坊清晨7點到電給她「報料」,「美璐,6座對開爆食水喉,壓力大到馬路穿鱄蚆K,有架的士掉進裡面呀!講完就掛線了,因為他信我會即刻跟進」。結果,她比記者還早到現場,在了解情況後即聯絡處方盡快搶修、派食水車方便居民輪候食水,又跑到區內「叫咪」,好讓趕返工的街坊有所準備。
多年來,美璐積極爭取在葵盛h打造「無障礙社區」,如今工作初見成效,看到h內長者由撐樓梯,改為較輕省地走斜路或乘搭升降機代步,令她大感欣慰。區內長者亦因此而視美璐如孫女般疼愛,無論她在地區擺街站或上門探訪,公公婆婆向她說的第一句就是:「食鰶漸憫r?」遇秋風起時,婆婆又會摸著她雙手,「責怪」道:「點解咁凍呀,著衫呀!」每一句的叮嚀問候,也為美璐打氣加油。
婆婆「走」前不忘多謝
美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協助h內一對80多歲的老夫婦,「他們的單位靠近斜坡,一連365日都有蚊患,一屋掛滿蚊帳好陰暗,又點蚊香,沒有新鮮空氣」,為免老夫婦受苦,她去信房屋署申請轉換單位,一起睇樓,一起搬屋,此後偶爾與老夫婦通電話問候近況,「事隔兩至三個月,伯伯親自來辦事處多謝我,還捉著我手說『我老婆走鰴漶z,走之前還說要多謝美璐」。她一邊說,一邊擦著眼淚,「只可惜大家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幾點收工?無法計算!
視葵盛為家,美璐絕不容自己的「屋企人」提心吊膽過日子,近期,h內發生多宗入屋爆竊案,她除了上樓跟進事件,並從源頭解決問題,在多番斡旋下成功促請處方為全h已登記住戶更換用上36載的破舊鐵閘、木門及門框。
由時時刻刻的電話攻勢,到後續連串的忙碌工作,美璐一直都不以為苦:「如果你覺得辛苦,這條路是無法行下去的。如果你問我幾點收工?我答不到你,根本無可能計算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