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金寶
電影宣傳的工作,一般人會馬上聯想到廣告,因為那是最顯而易見的。但其實一個電影宣傳部門負責的工作遠多於此,所有公關工作、舉辦宣傳活動、海報設計等,都是宣傳部要負責的範疇,而近年較多人討論的一個項目,就是戲名的設計。任職電影宣傳策劃的Doinel 於80年代後期入行,由創作部門開始做起,曾先後加入洲立電影公司及嘉禾泛亞院線的宣傳部,於95年成立自己的公司Mediadv,合作的電影公司包括寰亞、華納、高先及美亞等,其間他所改過的戲名、設計過的宣傳口號多不勝數,其中一些片名代表作例如《月滿抱佳人》、《人鬼情未了》、《與狼共舞》、《四個婚禮一個葬禮》及《搶錢家族》等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Doinel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片名設計達人。
「片名和潮流永遠掛u。例如90年代初流行唱卡拉OK,我們便開創了用歌名做戲名的先河,例如《明日世界終結時》和《這個殺手不太冷》等,至90年代中,我們便開始用『食字』的方式來創作戲名,像《盜火線》和《狗狗震》等。香港的片名比較調皮,因為結合了多元文化,而且接納程度高,自由度大,所以在兩岸三地中最為活潑。設計片名要有創意,但亦要照顧觀眾的口味取向,因應成功案例而繼續沿用某些片名作變奏,可以令觀眾容易代入品牌,『我的XX男/女友』系列就是一例。但這個變奏不是無了期的,作為片主和宣傳策劃本身要靠經驗去平衡,要知道甚麼時候潮流已經過去了,是時候轉變。」Doinel解釋。
潮流轉變之快和無定向,令宣傳人員要無時無刻留意身邊發生的事,Doinel就有每天看五至六份報紙的習慣。「所有潮流和次文化的流行時間都難以捉摸,好像『給力』這個詞語,只流行半年就消失了。做電影宣傳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會很留意身邊發生的事,有快速掃描和吸收的能力,每次經過報攤都快快看一眼,對現時社會發生甚麼事就算不是深入了解,也有個基本認知。」
香港電影人北上工作是大勢所趨,Doinel亦不例外,現時他每個月有一半時間在香港,一半時間在北京工作。「香港的市場已屆飽和,無論是觀眾口味和票房都十分成熟,不會再有太大突破,宣傳方向亦跳不出某個框架。但內地則是一個發展中的市場,可能性是無限的,在宣傳活動和場地的選擇上十分之多,例如我想在北京三里屯舉行一個露天發佈會,如果三里屯不行,我可以選擇北京其他地點,北京也不行嗎,還有上海、廣州、重慶可以選擇……只要想到一個點子,能在網上爆出,就可以達到高價值和回報的宣傳效果。而在內地宣傳,重點在於網絡,因為地方太大,只有網絡世界能一次過吸引所有人的眼球。而目前由於國內觀眾口味未成熟,他們仍願意相信一些宣傳上的引導,或影評人的推介,這些都是內地市場和香港十分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