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式茉莉花革命 進軍華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美國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總統奧巴馬救經濟無方,加上華爾街大行被指貪婪無度,導致民怨沸騰。「佔領華爾街」行動愈演愈烈,已擴至全美多個州份和城市,並殺入首都華盛頓。專家認為,這場美國版「茉莉花革命」可能是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以後,首次大規模社會抗議運動,這面「照妖鏡」折射出美國政治決策機制及金融系統失靈,以及經濟復甦乏力和社會兩極化的惡果。

總統奧巴馬前日正面回應「佔領華爾街」運動,指它顯示民眾對美國金融行業存在廣泛不滿。他指出,美國民眾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都遭受重大損失,但至今金融行業仍充斥著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些抗議運動表達了美國人對金融系統的不滿。

華爾街惹危機 納稅人吞苦果

 副總統拜登則將「佔領華爾街」比作茶黨運動,稱兩者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對政府救助華爾街金融大亨感到憤怒。他又承認共和黨候選人的力量已足以抗衡謀求連任的奧巴馬。分析認為,「佔領華爾街」令執政民主黨為難,雖然可借助民眾的怒火,打擊支持富裕階層的共和黨;但另一方面,若政府駕馭不當,這場社會運動或會使獨立選民疏遠民主黨。

 「佔領華爾街」主要抗議華爾街大金融機構貪婪無度、缺乏自律,敦促這些機構為危機負責,呼籲政府加強監管。示威者認為,全國1%最富有的人掌握社會40%財富,卻沒承擔相應責任;華爾街是2008年金融海嘯和目前經濟困境的始作俑者,卻獲政府巨額救助,危機的「苦果」由納稅人吞咽。

金融管治罔效 社會公正喪失

 曾到現場聲援抗議活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指出,目前美國金融市場本應承擔的配置資本並管理風險角色已失靈,「因金融系統過錯造成的損失正由社會攤分,收益卻進入私人腰包,這不是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這是扭曲的經濟。長此下去,美國將不能實現增長,不能建立公正的社會」。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呂曉波指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勾心鬥角、互相掣肘,讓很多政策無法迅速、有效地實施,令民眾十分惱火。他認為,目前美國政治妥協越來越難,兩黨間經常出現僵局,決策機制失靈,加上經濟復甦乏力,成為「佔領華爾街」的導火線。

 ■路透社/綜合外電消息/新華社

相關新聞
美式茉莉花革命 進軍華府 (圖)
港股屠熊 兩日彈千五點
景賢里活化變通 泳池建限高新樓 (圖)
10萬港家務助理憂被搶飯碗 (圖)
黃花崗講史廿載 不使先烈湮草間 (圖)
美在華製造業 15%擬撤離 (圖)
內地零售餐飲 「十一」銷售額近7000億 (圖)
天宮一號飛行逾百圈 準備對接神八 (圖)
國管局將嚴查變相駐京辦 (圖)
3女權鬥士奪諾貝爾和平獎
巨人留傳記 望子女體諒 (圖)
教聯促學界「三不」杯葛爽報 (圖)
民建聯辛革動漫面向青少年 (圖)
立會通過支持警方政要安保 (圖)
落區見心跡 唐唐著緊港青出路 (圖)
中環的士剎掣失靈 落斜輾斷港姐婿腳 (圖)
台農產品銷大陸翻兩番 (圖)
台媒:美不希望兩岸關係倒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