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杜橋隆和其妻子與杜秀娟三人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叢書 攝
——百年辛亥家國夢 僑胞難捨桑梓情
「華僑為革命之母」——中山先生的一句肺腑名言,中肯評價了海外僑胞於辛亥革命的重要作用。記者在尋訪黃花崗烈士後人時發現,廣州三.二九起義不僅得到各國華僑慷慨解囊鼎力支援,且殉難的86位烈士中,經考證有31人為華僑,超過三分之一,可見中山先生所言,絕非溢美之辭。
翻閱泛黃史書,當年僑胞上至富商巨賈,下至普通華工,或傾囊相授助餉革命,或以筆代槍驚醒民眾,或親赴敵前衝鋒陷陣。其情其志,盡顯炎黃子孫愛家重國之本色。而以辛亥革命為起點,此後百年,中華民族的每一個進步和轉折,背後都能看到海外遊子的身影;民族尊嚴、國家獨立和社會發展,也始終得到了海外僑胞的最大關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鵬飛、李叢書、顧一丹
在此次的黃花後人尋訪中,記者多次探訪廣州3.29起義犧牲烈士長眠的黃花崗,冀望有所收穫。但見翠柏森然,修竹肅立。閒談時,黃花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清明時節,曾有一位海外遊客在七十二烈士墓前祭拜,並朗聲背誦犧牲者林覺民的絕壁名篇《與妻書》:「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斯人逝百年 精神永留存
眼見這位海外遊客,背著背著便嚎啕大哭,聞著無不為之感傷。若非痛失至親,何至傷心至此?
杜鳳書的名字,鐫刻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碑第一排右起第六個。這位犧牲時不過28歲的年輕人,本來一直在香港和新加坡做工。因為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而加入同盟會。在記者所採訪過的眾多烈士後人裡,杜鳳書的後人令人印象極深。
杜鳳書的侄子杜橋隆退休後從事義務講解工作已有多年,談起伯父英勇往事,雙手仍不住顫抖,難掩激動。為了這次採訪,杜橋隆一家特地把杜鳳書年輕時的黑白照片翻洗了一張贈給記者。只見照片上的年輕人頭戴Cap帽,西裝筆挺,清秀俊俏。
老人一邊摩挲著先輩照片,一邊告訴記者,至今家中還放著杜鳳書當年用過的米缸、秤和書桌。
「一百年了,我們每一代人都不捨得扔,他用過的米缸如今還裝著米,他用過的秤斷了一條線也不敢去駁,擔心破壞了遺物的完整性。在此前媒體報道、對外公開的歷史史料中,只是記錄了杜鳳書是烈士之一,並無更多細節。今年是一百周年,我們才讓這些細節浮上水面!」
自建兩學校 延唱祖輩歌
為了紀念這個早逝的南洋華僑,解放初,杜鳳書祖籍南海裡水村專為紀念杜鳳書成立了「鳳書紀念學校」和「第二鳳書學校」,杜橋隆和杜鳳書的侄孫杜標高都曾在那裡讀書。鳳書學校流傳至今的校歌歌詞也是歌頌杜鳳書的:「看黃花崗上,民族的先鋒,把生命灑向革命的血中。正春光明媚,楊柳依依,誰忍永別父母與妻兒,爭全民族的自由解放,誓把忠骨葬埋黃花崗。黃花開,黃花落,斯人一去不復回,但願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齊起來,踏著我們先烈奮鬥犧牲的血路,保衛中華,復興中華,大中華永生」。
杜橋隆說:「這首歌不知道最初是何人所作,但是現在村裡過了80歲的人都會唱,這是老一輩鄉親不可磨滅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