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曉晴)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已在將軍澳預留土地,興建中型海水化淡廠,現正進行研究和實地勘察。消息人士透露,該化淡廠長遠可供應全港全年用水量的10%,成為東江水供應外的輔助水源。此外,政府已就東江水供應安排與內地商討,預料今年內可向立法會交代結果。
料6年後投產 供全港1成用水
施政報告指出,港府一直留意最新的海水化淡技術及安排進行研究,務求在供水緊張時能適時引入其他供水來源。港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已於將軍澳137區、堆填區以南近海邊位置預留一幅10公頃土地,作為發展海水化淡廠,未來兩年將進行研究和實地勘察,以確定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消息人士指出,一旦落實興建,預計海水化淡廠可於6年後開始投產。現時香港全年用水量為9億立方米,而化淡廠首階段預計可供應全港用水量的5%,當化淡廠擴充後,預料可提供全港用水量10%。
現時透過海水化淡廠生產的食水價格與東江水存在一段距離,化淡廠的成本為每立方米12元,東江水則為每立方米7元。
採濾膜技術 長遠降成本
消息人士指出,海水化淡廠所採用的是「逆滲透」濾膜技術,原理是利用高壓把水分子透過濾膜處理,把水分子和鹽分分開。隨著科技發展,濾膜可大量生產,長遠可減低造水的成本。港府亦已派員到新加坡及澳洲等地視察,參考當地技術。消息人士強調,研究設立海水化淡廠旨在發展更多水資源,與東江水水價上升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