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批判以外 需同理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17]     我要評論

 ■樊詩琪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教師、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資深會員

 通識教育,不單是理性的批判,更是感性的理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學習放棄自己的「身份」(ROLE),以其他「持份者」的視角重新審視事情,不但可以更立體地解讀事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量度,進而對異己多一份體諒。

 「身份」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作為個體的我們,存在於不同的群體中,構成不同的身份角色。這種身份的概念往往會影響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比如說,某甲對「香港人」這個身份有強烈的認同感,當考慮「外地傭工應否取得居港權」一事上,他會忠於自己的群體,先考慮「香港人」的利益;甚至因身份帶來的優越感左右其判斷。又如某乙認同自己是「基督徒」的身份,基於基督信仰的教導,他特別關顧弱勢社群,這種價值取向往往致使他有不同的立場。

代入角色多向思考

 所謂「多角度思考」,必不可少的就是「代入角色」。「議題」的必要條件是具爭議性,同學切忌一面倒的討論,嘗試代入不同角色,想他們所想,看他們所看,同學便會明白他們究竟堅持甚麼,重視甚麼。

 討論「政治參與」的課題時,曾經問同學:「如果參與政治的代價是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你還願意嗎?」多數同學表示不願意,認為代價太大,不值得。好的,答得很好。可是,要進一步思考的是,為何古今中外仍然有不少人為實踐民主或挑戰政權而不惜犧牲自己?他們所看的,與我們有甚麼不同?我們可以不認同他們的行徑或價值觀,可是,要嘗試理解。

理解角色並非認同

 基於某某的身份角色,我們可以嘗試理解為何他們有這種想法,這些行徑。這對回答通識科問題很有幫助,但要留意的是,這種「理解」,不等於「認同」他做得正確。舉一個例子,某某是上市公司主席,作為商人,在商言商,為了爭取最大利益,他剝削員工福利,扣起「飯鐘錢」,迫使他們放「無薪假」。他的確忠於自己的角色,可是,其行徑卻絕不為人所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以上例來說,某某不單是上市公司主席,他也是香港社會的一分子,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是否也要負起社會責任?

 若我們只抓住「單一」而「片面」的身份角色,不願意開放自己,與不同的身份對話,這種視覺的「狹隘」不但為通識科所不取,更是為世所不悅。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天才隕落 (2011-10-17) (圖)
今日香港:復建居屋 (2011-10-17) (圖)
能源科技與環境:臭氧大洞 (2011-10-17) (圖)
公共衛生:醫學諾獎 (2011-10-17) (圖)
現代中國:一流高校 (2011-10-17) (圖)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夢想「現實化」 (2011-10-17) (圖)
通識把脈:批判以外 需同理心 (2011-10-17)
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 停用核能發電必須充分準備 (2011-10-13) (圖)
小知識:日福島核災 致德禁核能 (2011-10-13) (圖)
新聞背景:德再生能源 難取代核能 (2011-10-13) (圖)
概念鏈接:何謂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2011-10-13) (圖)
概念鏈接:何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1-10-13)
模擬試題 (2011-10-13)
延伸閱讀 (2011-10-13)
辭彙鏈接 (2011-10-13)
資料一:歐國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 (2011-10-13)
資料二:太陽能發電利弊 (2011-10-13)
退休無憂:逆按揭保障長者生活? (2011-10-11) (圖)
議題配合: (2011-10-11)
資料一:香港人均壽命及長者人口 (2011-10-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