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安化白沙溪茶園風光
安化黑茶,其色如鐵,湯如琥珀,芬芳撲鼻;入口,醇、正、甘、雅四味交纏,齒頰留香;細啜,既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又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瀟灑。「一溪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一杯茶意盎然中品出的人生百味,正是有著72年歷史的白沙溪娓娓講述的關於中國黑茶的前世今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穎、肖建花 通訊員 曹雙喜
湯色漸濃,在黑茶通透的遐想中,山水的表情凝固成琥珀色的風景,如夢如煙,亦幻亦真。思如煙霞落鶩,人在雲水瀟湘。有人說,一部中國黑茶的文明史就是安化的風華剪影;游弋在黑茶故鄉的山崖水畔,每一次白沙溪的滄桑洗禮都見證了中國黑茶文明不朽的風雲。
黑茶之源 遍流九州
安化古稱梅山,位於湖南中部,境內峰巒迭起,雲霧瀰漫,溪流縱橫,山高林密,氣候溫和,自古以產茶名揚天下,被譽為「中國黑茶之鄉」。
黑茶是中國特有的一大茶類,湖南佔據了其中60%以上的產量。而湖南的黑茶,絕大部分產自安化。安化黑茶,源自唐朝,規模化生產從宋代開始。
明萬曆23年,安化黑茶被戶部正式定為運銷西北地區之「官茶」,當地茶業由此進入空前興旺時期。在小淹至東坪不到百里的資江兩岸,有茶葉專業鎮8個,茶號300餘家。每逢製茶季節,陝、甘、寧、晉等地區的茶商,便蜂擁而至,打造了「茶市斯為盛,兩岸人煙稠」的中國茶業歷史奇觀。
安化黑茶曾行遍萬水千山,茶商行經的每個重要集鎮,亦氤氳過安化黑茶的香味和色澤。直至明末清初,西北地區的「邊茶」十之八九皆由安化黑茶供應。
當歷史的塵埃落定,穿越時光隧道,被賦予重任的繼承者輪廓逐漸清晰。中國黑茶發展近現代史上最點睛的一筆正來自坐落於「黑茶之鄉」安化縣的白沙溪。
1939年,正值抗戰歲月,為繁榮農村經濟、調劑抗戰資源、輔助邊疆穩定以及增進外銷創匯增收支持戰備,日本九州大學畢業的農學士、安化小淹人彭先澤向湖南省政府提議在安化建立磚茶廠,這就是白沙溪的前身。
1939年,成功壓製第一片黑磚茶;1953年,成功壓製第一片茯磚茶;1958年,成功壓製第一片花磚茶……緊壓茶史上的數個第一在此誕生。彭先澤以實業報國的現實行為,賦予了黑茶故鄉絕對意義上的產業機遇。他與他一手創辦的白沙溪,開創了黑茶民族產業的先河,復甦了中國黑茶文明史上塵封的經典,更造就了中國近代黑茶產業發展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空前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