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學生愛國心勝大學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左起:方睿明、甘國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倪紹強。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政府最快明年推出新整合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以增強港生國民身份認同感。不過,與中小學相比,大學生有關需要可能更大。香港教育學院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愛國意識明顯較大學生高。在針對「愛國主義」(Patriotism)的評分中,以1至5分計算,中學生獲3.13分,而大學生則只得2.97分。負責研究的學者分析指,結果反映中學生較擁護建制。而當進入大學後,學生面對更多社教化因素,看法變得較多元化,令分數下降。

 香港教育學院與16間中學合作,去年以問卷成功訪問602名平均年齡15.4歲的中學生,從「愛國主義」及「國族主義」(Nationalism)兩層面,評價對國家的看法:前者主要關於對國家的情感與責任,如「身為中國人,我感到自豪」等;後者則牽涉國力及與其他國家的比較,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等。

 調查發現,不論「愛國主義」及「國族主義」,與2000年、2005年教院兩次針對大學生的同類型調查相比,中學生認同程度都明顯較高(見表)。負責研究的教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方睿明分析指,升讀大學後,學生面對更多朋輩交流、課外活動、開放的大學環境、傳媒報道等,出現多重政治社教化,相信是導致愛國分數下降的主要原因。

大學交流多 看法多元化

 他舉例指,大學同學多來自五湖四海,對事情看法、角度也較多元化,不少人都會質疑中學學到的東西,也會感到迷惘。

 有參與研究的教育研究學院院長甘國臻則認為,年輕人對事情的看法,往往涉及朋輩意見交流。

學者籲不要「硬銷」愛國

 他建議當局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時,切記不要「硬銷」愛國,反而要在課程中留有空間,讓學生充分討論;同時加入其他形式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好奇心,相信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相關新聞
首個飲食學位課程 職訓局2013年推出 (2011-10-21) (圖)
高教國際化發展 港列東亞第一 (2011-10-21)
徐立之登加國醫學殿堂榜 (2011-10-21)
學海無捱:順勢而行 輕鬆學習 (2011-10-21)
中學生愛國心勝大學生 (2011-10-21) (圖)
青年網上「論政」 與陳維安談「虎媽」 (2011-10-21) (圖)
教院愛國調查評分 (2011-10-21) (圖)
城大生創「機械蟲」代人爬橋驗纜索 (2011-10-20) (圖)
23中小學獲考評局優評認證 (2011-10-20) (圖)
43校獲禁毒基金撥1400萬推驗毒 (2011-10-20) (圖)
中大設環境能源研究所 (2011-10-20) (圖)
國際基因工程亞洲區賽 科大出線 (2011-10-20) (圖)
方潤華等獲教院頒榮譽博士 (2011-10-20) (圖)
陳日君否認敗訴棄辦學權 (2011-10-20)
新高中課程欠規劃 M1M2退修率7成 (2011-10-19) (圖)
學界憂削弱港生數學能力 (2011-10-19) (圖)
部分大學課程對M1及M2取態 (2011-10-19) (圖)
印裔資優童母投訴教局歧視 (2011-10-19) (圖)
有特殊需要 融入主流更難 (2011-10-19)
港大教育學院推4雙學位課 (2011-10-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