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金融產品部執行董事雷裕武
近日港股大幅波動,選股的難度逐步增加,不少投資者繼而考慮指數產品,帶動牛熊證和恆指權證的成交金額大幅提高,在上周每日十大成交榜,經常見到其蹤影.繼前周牛熊證單日成交創下157.7億元紀錄新高,上周三牛熊證佔大市總成交升上23.7%,連同認股權證17.6%,當日衍生工具佔大市總成交比重高達41.3%,寫下另一歷史高位。
要分析這情況,或要從本地牛熊證的運作說起。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牛熊證與恆生指數掛u,與個股相連只屬小數,投資者買賣牛熊證多屬「炒市不炒股」,同時傾向短線買賣為主,他們普遍相信,在波動市中單純買方向,往往較選股容易。值得留意的是,近期牛熊證的成交大幅增加,但街貨量(資金流入或流出市場)並未有同步提升,反映市場存在不少短線投資者,以此作為即市買賣工具,甚少考慮持倉過夜。
須留意牛熊證收回風險
牛熊證的吸引力主要有二:其槓桿往往較恆指輪高,普遍達10-15倍,部分收回價跟現價接近的條款,槓桿更可達30倍以上,為短線買賣的投資者提供不錯的值博率;此外,牛熊證受引伸波幅影響較輕微,因此證價往往緊貼指數走勢,預測性相對較高。
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牛熊證的風險與認股證相若,主要差別之一就是牛熊證的收回風險,俗稱被「打靶」。在過去數周的波動市,我們每日都會聽聞不少牛熊證被提早收回。其實,其強制收回機制的運作非常簡單,牛熊證的眾多條款中,除了傳統的行使價外,還有一個收回價,這也是強制收回機制的關鍵,只要掛u指數在投資期內任何時間觸及牛證、熊證的收回價,該證便會被提早收回,不能繼續在市場上交易,有別於認股證可讓投資者死守至到期。
控制入市注碼避免過夜
近日港股波幅擴大,牛熊證投資者為減低收回風險,一般會選擇一些收回價與現貨價相距較遠的條款,如1,500點以上或會較為合適。一般而言,牛熊證收回價與現貨價越接近,提供的槓桿效應越大,惟收回的風險越高。以昨日為例,收回價與恆指現價差距1,000點,約提供13倍槓桿,當差距增至1,500點,槓桿則減至10倍左右。同時,投資者也要做好風險管理,除控制入市注碼和嚴格執行止蝕外,也應避免持貨過夜,以減低翌日裂口高/低開的市場風險。
當然,要完全避開收回風險,投資者可考慮以沒有收回機制的認股權證作為部署。以看淡的槓桿產品為例,恆指沽輪的槓桿比率一般較牛熊證為低,昨日活躍條款的槓桿普遍為4-5倍,雖看似並不太高,但在目前的波動市況,偏向防守性的部署或較合適。(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