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海無捱:習慣篇之二:以終為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7]     我要評論

 上回談到史蒂芬.柯維以及他的兒子西恩.柯維,在暢銷書《與成功有約》和《與青春有約》中,談及部分能提升效能的良好習慣,當中包括了其中一項法則─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進行工作前 先認清目標

 在解釋「以終為始」意思前,讓我們先從英文的文字遊戲談起吧!「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裡的「end」,固然是「終結」或「終點」的意思,但「end」也可以理解為目標或目的。「以終為始」,就是要在每項工作開始時,先想清楚,進行這項工作,是要達成甚麼目標。

 你有試過更換手機嗎?當你不滿意現時手機只有「打出打入」的功能,打算購買一部新手機,但只得2,000多元,那麼你該選擇甚麼樣的手機呢?如果你沒有把「要選擇甚麼樣的手機」的考慮先仔細想清楚,當你在手機店裡,向店員要這要那、看了一遍後,心想手機甲拍攝功能較強,但不太適合聽歌;手機乙較適合聽歌,但拍攝功能一般;手機丙上網速度較快,但拍攝功能不強……唉,總不知如何抉擇!假如隨便挑選一部,又有可能後悔。

知自己需要 購物不後悔

 因此,你必須先了解清楚,你不滿意現時手機的原因是甚麼。你究竟最希望新手機擁有那方面的功能、你最希望要達到甚麼目的。當你清楚你所需要的是甚麼(例如你希望手機「聽歌」方面表現好),在「預算」限制下,便會知道該如何選擇,而且不會後悔了。

 學習方面其實也一樣。舉例而言,假若你在做專題研習前,清楚知道與該專題研習有關的目的,便會採用適切的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依據目的篩選有用資料,並且對有用資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否則,你便有可能蒐集到一大堆無關痛癢的資料,又或者該研習的內容和分析很可能偏離該專題的研習原意和目的。

溫習訂目標 增認知了解

 此外,你在溫習時,會不會先設定溫習目標呢?例如把目標定為:完成溫習這一章的內容後,我可以清晰地說出這章內容的重點。以中四級經濟科為例,在溫習需求和供給的章節前,可設定目標為:能夠清楚說出哪些因素會對市場價格造成影響。那麼,你在溫習這些章節時,便會在腦海中不斷提醒自己,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會影響市場價格,而且它們究竟怎樣產生影響、怎樣影響供給和需求。這將會增強你對該章節的認知和了解。

 同學們若能把「以終為始」養成一種學習習慣的話,不但對學習有幫助,更可以幫助同學釐清生活、甚至人生目標。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陳志威博士

(小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港大宇宙新發現 助探索太空生物 (圖)
港大明年辦生物醫學學士課程 (圖)
嶺大社區學院辦天津交流團
校園放大鏡:聖三一堂中學運動會氣氛熱鬧 (圖)
余光中下月與青年談文學
牛津出版社邀彭定康宣傳教材 (圖)
學海無捱:習慣篇之二:以終為始
7成港生讚內地生 助港競爭力「升呢」 (圖)
內地生夠自信 自評叻過港生 (圖)
張永珍捐400萬 資助少數民族升大 (圖)
教院中印關係會議周六舉行
內地升學全攻略:內地升學資訊少 教師不熱衷推介
細說新語:「族」類大變身 新義反傳統
通識文憑試奪A攻略•纖體修身:適量運動拒零食 健康瘦身靠積極 (圖)
模擬試題 資料一:本地小學生肥胖趨勢(1993-2006) (圖)
模擬試題 資料二:專家意見
模擬試題 資料三:減肥廣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