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容啟亮正研發「相機指向機構系統」,用於國家探月工程,預期可於明年底隨「嫦娥三號」發射升空。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香港理工大學將有份參與中俄首個合作的策略性太空計劃─「火衛─土壤」(Phobos-Grunt)。由該校研製的精密探採儀器「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將隨俄羅斯太空船於本月8日(莫斯科時間)升空,展開為期1年的太空之旅。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登陸火星最大的衛星「火衛一」,對科學界別具意義。而理大探採儀器將會在當地搜集土壤樣本,部分會作原地分析,部分則將送返地球。
採土壤樣本 返地球分析
中俄兩國航天機構於2007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俄期間,簽署合作協議。兩國將共同偵察火星及其衛星。整個任務除了進行實地分析外,亦會把土壤樣本帶返地球進行分析,並會研究宇宙輻射對太空艙內微生物和細菌的影響。
理大研發的「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僅重400克,體積較一包香煙稍大,能把「火衛一」表層土壤磨碎,以及篩選適量直徑少於1毫米的樣本,以壓成柱狀進行實地分析,有助科學家了解宇宙及火星。
伍士銓容啟亮促成合作
本港發明家兼理大院士伍士銓,以及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系副系主任容啟亮促成今次合作。兩人與負責航天科技的機構商談合作,又向有關當局闡述他們與俄羅斯太空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研發太空儀器的經驗,最終成功爭取參與火星任務。
據悉,「行星表土準備系統」由容啟亮設計,並於理大工業中心完成製造過程。理大表示,若計劃進行順利,攜有「行星表土準備系統」與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俄羅斯太空船,將在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基地發射升空後,明年11月靠近火星。其後,「螢火一號」會被發送到火星軌道上,再把載有採探儀器的登陸船送到外型像一顆馬鈴薯的「火衛一」表面。
理大與俄國持緊密合作
為確保是次項目順利完成,理大科研人員與俄國科學院太空研究所 (IKI)及俄羅斯航天公司(NPO Lavochkin)緊密合作,測試「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在極端環境下的操作表現。而俄國科學院太空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負責今次任務的主管科學家亞歷山大.沙加諾夫(Dr Alexander V. Zakharov)亦曾訪問理大,商討測試儀器的要求與工作進展。
在研發精密太空儀器和與航天機構合作方面有豐富經驗的理大,最早研發的太空儀器為1995年由伍士銓抓鉗工具啟發研創的「太空持崁鉗」。2003年,理大科研人員又研發出「岩芯取樣器」。現時,容啟亮正研發一具「相機指向機構系統」,用於國家探月工程,預期明年底隨「嫦娥三號」發射升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