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媒體畫漫畫諷刺藥品層層加價,病人不堪重負。 網上圖片
據《北京晨報》21日報道 內地央視記者經過一年的調查發現,一些常用的藥品中標價比出廠價高很多。記者隨機選取20種常用藥品,結果發現這些藥品從出廠到醫院中間利潤都超過了500%,更有藥品差價高達65倍。而這其中的差價,則被分攤給醫藥代表、醫藥公司、醫院和醫生。
多位醫藥行業人士反映,藥品的超高利潤在業內絕非個別現象。在接受採訪時,從事醫藥行業的趙連璧介紹說:「(藥品差價)一般情況下,平均在五倍以上。二三十倍都有。」業內人士提供了一些藥品產品價格目錄,涉及上百家藥廠的上萬種藥品的出廠價和醫院零售價。他透露山東某藥廠生產的注射液,出廠價為每支0.32元,中標價為18.49元,醫院零售價為21.26元,中間利潤竟然高達6500%以上。後經記者調查核實,業內人士提供的上述價格基本屬實。
藥業「潛規則」 招標亂開價
在記者採訪中,各地藥品集中採購和招投標管理部門,都避談中標價是如何制定的。記者聯繫到一家藥廠的負責人,她透露,藥品投標和定價工作並不由藥廠運作,而是由專業的醫藥代理公司負責。這家公司生產的一種治療婦科病的常用藥出廠價為7元,中標價高達56元,這一過程遵循了行業「潛規則」。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雖然這種藥品的中間利潤超過了800%,但藥廠也就掙1元錢左右,從7元到56元之間的差價49元被分攤給醫藥代表、醫藥公司、醫院和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