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除了人民幣升值因素外,廠家也要面對經濟放緩及成本上漲的影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永青)對於市傳因中國出口欠佳,未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放緩,甚至貶值。汽車零件出口商羅少雄指出,人民幣升值放緩當然有助廠家減輕成本壓力,惟目前已是12月份,今年大部分訂單已付運,對廠家起不了即時作用。不過,他坦言,人民幣的匯價只是影響廠家的其中一個問題,歐美需求放緩,及內地不斷收緊對製造業的政策,也影響廠商的生存。
利潤微 寧拒絕接單
主要將汽車零件出口歐美的羅少雄表示,近年廠家飽受內外雙重夾擊,先是歐美外圍不景氣,很多買家都不願加價,但今年以來,內地勞工成本急升逾兩成,又遇上民工不足,加上各原材料又漲價至少一成,不少廠家在接單時,都為「計數」而頭痛,部分廠家因訂單利潤太低及風險高而拒絕接單,實行提早休市準備過年。「大家都預期每年人民幣升5%,已習慣會升,但很無奈,沒有方法應付,通常只好減接低利潤訂單,集中做高利潤訂單,務求『維到皮』已不錯。」
他指出,在內地辦廠,買材料、繳交各項稅費、工資等都以人民幣結算,雖然近年內地積極推動外貿以人民幣結算,但因近年人民幣不斷升值,幾乎沒有什麼歐美買家肯以人民幣結算,絕大部分廠家仍以美元或歐元買貨。他說,近年每年人民幣平均升3-5%,每升一個百分點,對於毛利率只有十多巴仙(%)的出口代工商來說,利潤便被壓低半個或三分之一個百分點。
遠期外匯增額外支出
羅少雄坦言,即使人民幣升值立即放緩,甚至停止升值,對廠家亦沒有什麼大作用,因為今年大部分訂單都已付運,一切已成定局。至於明年,他認為,單靠人民幣升值放緩亦不能解廠家困局,最大問題是近年內地不斷收緊對製造業的政策,令廠家生存空間大減。不少做了幾十年的廠家,也因子女不肯接班及不想再投資建新廠,抱著做一天過一天的心態,希望「做到冇得做為止」。
談到應付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方法,他說,不少廠家有意搬廠到江西、廣西、湖南等成本較低的地區,但坦言不迫到最後亦不想搬廠,因為做廠始終珠三角最好。雖然銀行有推出不交收人民幣遠期外匯合約,來助廠家減低風險,但使用者始終少數。羅少雄解釋,很多廠家不願支付有關費用。「一張單才賺幾個巴仙(%),無人再想俾額外支出。」而且,「試過有廠家因此『炒燶咗』,連間廠都拱手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