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穎) 對於地產建設商會認為,按建築面積計算呎價是物業市場長期交易指標,貿然更改會為市場帶來混亂。有市場意見認為,由於新盤「發水」情況嚴重及攤分龐大會所面積等,用實用面積計價可方便買家更易比較哪個盤較抵買;同時,只要向買家提供實用及建築呎價,買家可以自行理解,相信不會引起市場混亂,由於最終物業的總售價不變,因此報單位售價是最穩陣做法。
「大家都話係1,000呎,樓價又係1,000萬,點分邊個平D呢?用實用面積就計到出來,若A盤實用面積係700呎,呎價即1.43萬,B盤實用面積800呎,呎價即1.25萬,咁就好易分邊個抵D」,有業內人士說。
新盤建築實用呎價相差20%
以嘉華、南豐、信和等合作發展的香港仔深灣9號價單顯示,3座31樓A室,單位訂價3,792.5萬元,建築面積1,606平方呎,建築呎價23,615元;實用面積為1,269平方呎,實用呎價29,886元,兩者呎價差幅20.98%。
另長實旗下大圍名城3期盛世最新價單顯示,5座北翼3樓A室,單位訂價682.9萬元,建築面積916平方呎,建築呎價7,455元;實用面積為691平方呎,實用呎價9,883元,兩者呎價差幅32.56%。
太古城華山閣中層C室,單位以756萬元成交,建築面積779平方呎,建築呎價9,704元;實用面積為685平方呎,實用呎價11,036元,兩者呎價差幅13.06%。中原地產太古城高速公路分行經理馬玉慶指出,由於目前一手樓銷售時,發展商已經提供建築呎價及實用呎價,買家容易習慣。二手物業方面,只要兩者的呎價均提供予買家,買家可以自行理解,相信不會引起混亂。
美孚新邨相差25%
美孚新邨6期蘭秀道19號低層B室,早前以399萬元易手,以建築面積758平方呎計算,建築呎價5,263元,若以實用面積568平方呎計算,實用呎價7,024元;實用呎價與建築呎價兩者相差25%。
中原地產美孚區首席分區營業經理林家傑表示,代理一直有向買家提供建築面積及實用面積。一般做法是首次睇樓提供建築面積,睇樓後至議價階段,會再提供實用面積,不過由於最終物業的總售價不變,因此報單位售價是最穩陣做法。
他認為,市場上買賣雙方一直大多沿用以建築呎價為主,如果日後只用實用呎價,相信買家由於未習慣,因此接收的信息會混亂。而消息者應要自己衡量要求代理應提供邊種自己可以理解的呎價,而代理亦應同一時間既提供建議面積呎價,又提供實用面積呎價,方便買家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