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滬上十年《外灘畫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02年,當上海文藝出版社打算推出一本城市畫報的時候,人們一定想不到,在十年後,這本名叫《外灘畫報》的大開本彩頁報紙能夠成為如今滬上第一的生活周刊品牌。黃浦江畔,百年殖民地建築林立的外灘,是上海作為「遠東巴黎」的一張都市名片,得名於外灘的這份報紙,自然也被寄予了打造本地特色報業的希望。最初的一批人想把《外灘畫報》辦成上海的《南方週末》(一份廣州出版的著名時政報紙),誰知道上海人向來對政治不感興趣,至少在表面上,針砭國事並不是他們所熱衷的,而當時,報社內部管理上也出現混亂,使得《外灘畫報》一度陷入慘淡經營的局面。 ■文:梁瑤

華麗轉型

 2005年,文藝出版社像甩燙手山芋一樣,把這份前景堪憂的報紙給了文匯新民報業集團,由一家背景實力雄厚的香港公司作為投資商。新公司為其注入香港資金,也帶來了香港報業的效率。很快,執著於時政定位的一批人出走別家媒體,主創人員重新改組,最經典的《外灘畫報》始出場:每周一期,有《新聞》、《文化》、《生活》、《時尚》四疊,以大16開銅版紙印刷,整版彩色圖片報道奪人眼球,定位也從「時政」換成了「都市生活」。當時正是中國生活類周刊起步的時期,深圳的《新週刊》、北京的《三聯生活週刊》都進入了行銷的黃金期,這一次,《外灘畫報》找準了定位,而它四疊三元錢的極高性價比,也在動輒十元以上的生活類週刊的競爭中,佔取了價格優勢。

 五年多來,在上海的書店、機場、書報亭和報攤上,《外灘畫報》永遠是最醒目的那一個——「沒有之一」。這得益於它的「畫報」身份,大十六開的尺寸是一般周刊類雜誌的兩倍。對圖片近乎完美的要求,讓這份報紙具有很強的視覺閱讀快感,當之無愧其「畫報」的頭銜。比起與它同等尺寸,在封面印滿了各版簡介的《週末畫報》,《外灘畫報》的封面簡潔而奢侈,它只用一副全版人物肖像照片,除了重要文章的標題,並無多餘文字介紹。封面照片至關緊要,在紀念影星依莉莎伯泰萊的那一期,《外灘畫報》的編輯們在幾百張依莉莎伯泰萊的照片中,選出一張「泰勒身著紫色衣服,完美襯托出松石綠眼瞳色的照片」,為了突出這張肖像,「外灘畫報」的四個報頭也特意往上移動了幾毫米。

打造海派口味

 這份報紙的經營策略非常聰明,他們不信任國內的寫手,自己培養的新聞記者不足十個人,而且大都忙於做人物專訪。因此,它的許多新聞稿都是同步於美國的新聞媒體買來的。翻開每一期的《外灘畫報》,可以看到開頭的新聞文章大都同步編譯自《紐約時報》、《基督教箴言報》、《大西洋月刊》等,左右翼都有,文章質量很好,眼光精到。這就使得《外灘畫報》的時效性與西方同步,而它的眼界和價值觀,毫無疑問,也不屬於社會主義中國的一般話語。或許它體現的是「海派文化」崇洋的那一面,在大多數人看來,它就是一份「西方化」的報紙。它所倡導的生活方式、關注的熱點話題,都是西方化的,即使在西方也是比較「高雅而體面」的。

 憤青和左派大可以對這種「腔調」嗤之以鼻,但《外灘畫報》就像上海人,你自說你的,跟我「不搭界」。小情小調麼,我們是不寫的,娛樂主義、享樂主義,也跟我沒有關係,就像滬上諧星周立波放言:「我們是喝咖啡的!」話雖有些裝腔作勢,但這就是上海的派頭,你沒奈何。它就像一本美國《新聞週刊》和《名利場》的結合刊物,有嚴肅的政治新聞,也有各路大人物、明星,穿著華美的禮服,坐在高級酒店的沙發上,把自信而慵懶的眼光灑到你身上。今年12月,《外灘畫報》舉行了一場十周年派對,名流雲集滬上來慶賀,此時的《外灘畫報》,發行全國33個城市,加上它的iPhone和iPad版,廣告年收入已達一個億。

 在十周年派對上,《外灘畫報》宣佈改版,它放棄了原本的大開本印刷,改成16開普通雜誌的大小,將《新聞》、《文化》、《生活》合為一期,與《時尚》成為姊妹刊。這意味著,它不再是一份報紙,而變成了「周刊雜誌」。失去原本的視覺效果,它會不會變為一本平庸的雜誌?外灘畫報為此在內容上作出了努力。最近一期的封面文章《諾貝爾獎特別報道》,《外灘》派出了自己的記者,去瑞典專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人特朗斯特洛姆和諾貝爾獎評審馬悅然。

 如果因為《外灘畫報》一貫的都市生活定位,就認為它只能把目光聚焦在都市,那你就錯了。在改版後的生活欄目,《外灘畫報》作了關於《中國氣候難民》的報道。於是,在這份以都市青年為購買主力軍的雜誌上,出現了西北乾旱地區的農民肖像,他們站在沙塵暴肆虐的土地上,目光堅定,神情尊嚴,就像希臘神話裡的眾神。與此同時,這期的整版新聞圖片,是莫斯科上千名反對普京的示威者與防暴警察對峙的照片。可以說,在如何做一本負有社會責任感的雜誌、而不僅僅是一份時尚畫報的改革上,《外灘畫報》想走得更遠。

相關新聞
獨立雜誌看過來系列(二) (2012-01-04) (圖)
滬上十年《外灘畫報》 (2012-01-04) (圖)
N城記:上海/北京•江南書事 (2012-01-04)
eBook tips:我的電子廚房 (2012-01-04)
首尚文化電子暢銷書排行榜 (截至2011年12月24日) (2012-01-04) (圖)
驚悚小說《狼蛛》換上「華麗皮囊」現身大熒幕 (2012-01-02) (圖)
書評:「廚餘」與消費社會的反思 (2012-01-02) (圖)
書介:赤道曙光 (2012-01-02) (圖)
書介:倒錯迴旋曲 (2012-01-02) (圖)
書介:從書店窗口看京都 (2012-01-02) (圖)
書介:叛逆柏林 (2012-01-02) (圖)
書介: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2012-01-02) (圖)
徵稿啟事 (2012-01-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