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坤儀示範用手指把筆從大拇指轉到尾指,鍛煉小肌肉。香港文匯報記者勞雅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不少家長對育兒均有一套「心得」,但他們眼中的「金科玉律」,部分原來已經過時。調查顯示,超過5成家長不知道獎勵最終會損害兒童學習動機,也尚未意識到他們要求子女「坐定定」,可能影響他們腦部發展。負責有關調查的腦基礎教育學會,建議父母以腦科學知識配合現行心理教學法育兒,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效能。
為了解家長培育子女方面的認知情況,腦基礎教育學會早前以街頭及網上問卷調查形式,成功訪問409名不同級別的學生家長。結果發現,他們對一些最新腦科學知識所知甚少,反而堅持一些早已過時的育兒法則,隨時適得其反。
多口多手「益腦」 增學習效能
調查顯示,只有47%家長知道「運用獎勵終會損害孩子學習動機」、45%家長知道「兒童『多手多腳』、『坐唔定』、『多狫縑z是正常腦部發育條件」等。腦基礎教育學會會長陳惠良指,人體腦部會因應外在環境,產生影響學習及情緒化學物,主要有血清素、多巴胺及皮質醇腎上腺素。若懂得配合腦科學知識教育法,可控制有關化學物,從而增加學習效能。
他以「運用獎勵終會損害孩子學習動機」為例,解釋獎勵只會產生表面效果,卻打亂兒童自我獎勵機制。
獎勵太多 易損學習動機
陳惠良指,兒童完成特定事情後,腦內自我獎勵機制會自然產生令人興奮、思想正面、提升工作效率的多巴胺,「相反,家長經常以獎勵推動孩子,只會令他們把焦點轉移到物質上,會破壞孩子自動自覺的學習動機」。
另外,不少家長因擔心兒童安全,經常要求他們「坐定定」,但原來活動是兒童腦部正常發育的重要條件。陳惠良指,兒童欠缺活動,會影響協調能力,「左、右腳可能協調欠佳,就會容易跌倒」。不過,他指孩子安靜及活躍時間應保持平衝。
倡玩轉筆練協調增專注
腦基礎教育學會建議家長及學校,應多認識及了解最新育兒法則。此外,家長可透過簡單的運動,訓練孩子左右腦協調運動,提升其學習效能及增加專注力。
學會副會長陳坤儀示範,用手指把筆從大拇指轉到尾指,就可鍛煉小肌肉。左右手交叉摸鼻及耳朵,然後交替轉換動作,則可鍛煉大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