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稿:樓市新政 極端走向極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6]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荃灣西站5區估值百億元的海景項目「灣畔」上周流標收場,為自前年5月來再有大型鐵路上蓋項目收回,引發全城熱議:樓市怎麼了?其實,回看政府近兩年的樓市新政,不難得到答案。樓市「遊戲規則」改變已成事實,接下來就要看發展商、代理、買家如何去適應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新環境。不過,買樓投資的利潤肯定大不如前,地產股的回報相信也會大打折扣,如「誠哥」說,市民入市要「量力而為」。

撥亂反正 兩年推數十措施

 如果說政府近兩年針對樓市推出的數十項新措施,是為2002年「孫九招」的錯誤中「撥亂反正」,一點也不誇張。數一數幾個大新政範疇,賣地「雙軌並行」、一手銷售立法、額外印花稅措施、置安心、新居屋等等,均是針對當年的錯誤房策作出調整,影響之廣堪稱「史上最強」,但市場又擔心政府由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

 回說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樓市,當年「鬧地荒」情景仍歷歷在目。由於政府2004年以後只靠勾地政策賣地,初期實行時仍受到發展商的歡迎,但不少發展商後期發現勾地者等於「為他人作嫁衣裳」,加上政府的高地價政策,勾地意慾瞬間被澆熄。以2009年為例,全年賣出的住宅土地只有3幅,若比較2011年售出20幅住宅地,升幅足足接近6倍,當年數字可謂少得可憐。

 長期土地供應不足下,適逢低息平錢橫流,樓價自然狂飆,政府至2010年終於察覺問題,同年6月決定「主動賣地」,結束維持6年的單一以勾地來賣地的政策。至今政府兩年內主動及勾地售出約32幅住宅地,涉及住宅樓面達1,091.57萬呎,還未計期間推出的大型港鐵站上蓋項目,涉及樓面389.11萬呎,以及因放寬強拍門檻後爆炸性增加的舊樓重建地盤及補地價項目等,總共涉及單位供應已超出2萬伙,超越政府每年的供應目標。

狂增土地供應 細單位氾濫

 為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政府更「發明」「限呎、限量」地,保守估計過去1年多推出的中小型單位已達到1萬伙。而上述大批土地,預計1至2年內就可以樓花形式推出市場。面對細單位氾濫、「發水」新例去年4月實施、一手銷售立法的新規矩、變幻莫測的樓市走勢,往後一段時間對發展商來說充滿考驗,無論買地出價、樓盤定價等都要「重新計數」。

 樂觀點看,發展商從此會奉公守法,推出一系列實而不華的單位,定價合乎市場原則,但綜合過去多年發展商的作風,懷抱這個想法是否太天真太傻?

 翻查資料,發展商近年為賣樓可謂「奇招百出」,最常見的是於售樓書內設計構思圖、廣告以誇張的字眼誤導市民、示範單位採用縮水傢俬等等。最令人無奈的是,發展商連單位面積亦要「呃秤」,由於過往本港所採用的「建築面積」沒有基準可言,令發展商得以誇大單位面積,個別極端例子,實用面積竟只是建築面積的4成!

 為堵塞過去漏洞,正在諮詢立法中的一手樓銷售建議法例中,規定要統一採用實用面積,針對賣樓程序、價單發布、售樓書、示範單位等亦有不同限制。如違規,發展商最高要罰款500萬元及入獄7年,可說相當嚴厲。不過,新例仍「留有尾巴」,例如未有禁止預留,就預留的定義亦未見清晰,而一手樓的定義亦惹爭議,未來會否被「鑽空子」仍有待觀察。

經濟恐下行 樓市跌多過升

 過去一段時間針對代理推出措施看似不多,其實「針針見血」,額外印花銳、房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的投資類別等,令代理頓失投資移民、炒家兩大類別的客源,生意額大減。原本作為利潤依靠的一手物業,銷售程序又面臨重大變動,新的建議法例列明,若代理公布虛假資料而促成買賣屬違法,要被判監或罰款,過往的賣樓手法看來要作重大調整。

 近期一眾代理行大聲疾呼要取消額外印花稅,不外乎生意難做,由此可見額外印花稅對打擊炒風的效果明顯,更扭轉過去樓市因短炒而導致非理性的急升急跌,即使可能「錯殺良民」,不少學者均認為政府要貫徹下去,須知道取消容易恢復難。

 2011年樓市的整體成交只得10萬多宗,低於過去5年平均13萬宗的水平,而這10萬宗由3萬多個代理瓜分,本來就十分勉強。觀乎今年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大增,樓市走勢跌多過升,環境更加惡劣,代理行不妨趁這段低迷時期重整架構,汰弱留強,日後向買家推銷新盤做到真正為買家服務,而非從前的「發展商代言人」,為谷銷情對樓盤「隱惡揚善」,這才是市民之福。

相關新聞
國開行淡市高息撐港債市 (圖)
國開行歷年來港發人債情況 (圖)
今年首2周在港發行的部分人債 (圖)
今年以來人債承銷商承銷情況 (圖)
財經述評:人幣產品鬥搶客 回報勢拉高
助建人債收益率曲線
市場一體化 兩地債息拉近
中行李禮輝:建全球服務能力 (圖)
交銀料同業續高息爭存款 (圖)
降級未反映 港股恐難安 (圖)
部分台資股上周五表現 (圖)
蕭定一夥內地萬達開戲 (圖)
馬連任予信心 郭台銘增資大陸
財經述評:內地創業板暴跌之謎
財金動態:華僑城入股上海項目
財金動態:農行副行長朱洪波請辭
財金動態:中冶上年新簽合同微增
財金動態:中電新能源發電量下跌
數碼收發站:兩岸發展 中行孖寶具優勢
股市縱橫:廈門港務反彈看高一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