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郭錦鴻認為民粹心理是風波疊加的後果。
國際名店D&G的禁攝風波,不但全城嘩然,內地新華社等媒體也有詳盡的報道,甚至引起歐美傳媒高度關注。事件早已不局限於討論公共空間的使用問題,而是直接指向深層次的族群共融問題。群情洶湧之下,理性、冷靜地看待此事,是沉澱事件的最好途徑。本報專題嘗試從文化互動層面入手,並訪問香港城市大學導師郭錦鴻先生,梳理風潮背後的人群心理映照。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分享」帶來拍攝文化
香港的歷史不算很長,要尋覓類似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那樣有數百年歷史的人文古跡,著實有些困難;香港雖然依山傍海,但要打造出九寨溝的山水、蓬萊仙境般的景致,也絕非易事。但這裡又是東西方文化交匯之處,單以建築風格來看,舊立法會大樓與保良局牌坊,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象徵。因此,市民似乎能夠在短瞬的歷史比較中,去挖掘現實生活中的城市地標——尖沙咀。
地標被大眾認可,需要信息分享與不斷傳播,因而將自己對一個地方的感受書寫出來,與朋友分享,就成為確認地理價值的一種方式。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導師、區議員郭錦鴻認為,近年來在本港流行的拍攝熱,是新興的文化現象,這與「分享」意識的崛起、「分享」途徑的增加,有很大關聯。他進一步解釋道,「分享」意識刺激香港市民對呈現真相的追求,變得「記者化」,而拍照則成為語言以外對環境進行說明的一種方式。平時活躍在尖沙咀的攝影者,就是這種文化現象的表徵。
本土與多元並存
禁攝風波為本港帶來一種聲音,很多人認為尖沙咀廣東道已經是「內地遊客的步行街」。持此種觀點的人,表面上堅守香港的本土價值,但實際上是對多元社會意識的曲解和否定。
用鏡頭為情侶的甜蜜愛情留下見證、為畢業生的新生活開一個好頭——這些都是人們在尖沙咀留下的文化印跡。這裡一直都是香港本土文化意象較為集中的地區,廣東道盡頭有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等融合本土文化與精神的場所,花車巡遊等活動更是尖沙咀的靚麗風景。緊鄰文化中心的是天星碼頭,不僅是市民過海上班的運輸工具,更是推廣香港旅遊的強力後援。小輪航行時,遊客拿著相機、在鏡頭前擺姿,都是對香港的記錄。可見,市民從未在尖沙咀或廣東道一帶缺席。
內地遊客集中於尖沙咀消費是事實,但若沒有這樣的消費型經濟支持,承受消極後果的最終還是本港市民。郭錦鴻表示,應該以平常心看待內地遊客購買國際品牌的現象,這無關族群問題,而是消費模式的轉變,是尖沙咀多元文化的體現,更是自由經濟文化的表達。他認為本港市民有時也會到內地觀光,例如敦煌、上海等,因此,從互位的角度來看待尖沙咀的內地遊客,反而能夠體現本港多元與包容的價值觀。
「返大陸」背後的融合問題
抗議D&G禁攝當日,示威人群中的一句口號後來引起大眾關注——「返大陸」。這句口號是現場的人群對著來港觀光的內地遊客說的,將對D&G的不滿,轉嫁到內地遊客身上。而部分不負責任的傳媒和文化人士在議論事件時,也有意無意將內地遊客與事件扯上關係,加深了部分市民的民粹心理。郭錦鴻說,抗議本身是以捍衛市民在公共空間表達自由、反對歧視為出發點,是香港核心價值的表態,所以包括唐英年在內的諸多政要都公開表達對市民的支持。但隨著抗議命題的複製與累疊,開始出現了少部分非理性的情緒輻射,把問題與族群、文化掛u,令事件開始變味。
針對整起禁攝風波,他給出一個令人深思的結論:「返大陸」,這種口號在製造族群分裂。這場風波,讓大家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一種是他們反對國際名店的做法,追求的是平等與公共空間的表達權;另一種則是借抗議禁攝遷怒內地同胞,以此宣洩其不滿。
郭錦鴻表示,自己完全支持前一種人,且毫無疑問地反對後一種人。他認為事件最後引向內地遊客,實則是兩地文化有巨大落差的體現。有一部分人並不了解內地文化,從而以一刀切的方式,將內地的一切予以否定;「返大陸」口號的背後,是他們對內地文化形態的誤解。由於歷史因素使然,香港長期忽視文化教育,零碎的知識傳授也只是就事論事,未能在中國文化的大框架下進行歷史研習與文化探討。他覺得,若以文化傳播功能的角度來看國民教育,以加強本港學生對祖國歷史進程的了解、文化發展的認知,那麼這是一項緊迫的工作,因為國民教育實則是一種文化的回顧,它能夠讓香港新一代更全面地去審視內地文化與內地同胞。
他更以自己的教學經歷為例,認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差異,很多時候可以互補。例如,在學校裡,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雖然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但取得優異成績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因此,在一些專題研習的分工中,兩地學生會親密無間地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內地生會著重資料的尋找與整理;香港學生則更多鑽研成果表述的方式與設計。兩地學生在文化差異的局限下,能夠融洽地相處。可見,相互磨合是需要信任與寬容的。
探討問題的本源
D&G禁攝風波的本質究竟是甚麼?記者在訪問即將結束時,提出這個議論已久的問題。郭錦鴻的觀點是:D&G禁攝風波其實是D&G的經濟文化出現錯誤的定位,正確的經濟文化應當以市場為導向,但是D&G卻給人族群導向的印象,雖然百般解釋,卻難以令人信服,這其實是價值定義的錯誤。畢竟,「市場」與「族群」,在一般情況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偶然產生了交集,往往會演變成「無妄之災」。
處於風口浪尖中的D&G,雖已對事件作出回應,但顯然難以令抗議者滿意,事態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遊客依舊排隊購物,市民仍然影相留念,一切如常。回首曾經發生在法國的德雷福斯事件,「知識分子」的公共性在於不盲從民粹的極端與大眾的激情。不同觀點的交鋒、對公共空間的捍衛是無可厚非的事,但在禁攝風波中,不斷迎合民粹的部分香港人當自省:不應毫無道德約束地將原本無需為事件承擔責任的內地同胞牽涉其中。這是文化精英和輿論領袖的責任,也是媒體的職業操守,更是本港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