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退休制度亟待改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2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會保險標準委員會委員特聘專家楊燕綏在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國家可考慮在勞動人口下降的時點,即2013年啟動推進對退休年齡的調整。她並指出,當前中國面臨的更嚴峻問題是,人們選擇提前退休,而並非提高退休年齡。

 「提高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首先,放眼全球,中國是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之一。很多國家的退休年齡都在65-67歲,而最近有幾個國家甚至將退休年齡向70歲延伸。第二,目前中國對於退休年齡的規定缺乏彈性。第三,中國現在不是最老的國家,但今後20年的人口結構性問題非常突出。」楊燕綏表示,很多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並非強制性,而是與全額養老金的領取相關聯。比如,65歲退休可領全額養老金,也允許在60歲時提前退休,不過領到的是差額養老金;而推後退休,養老金可酌情增加。但在中國,選擇提前退休也照樣可領全額養老金;而推後退休,則沒有任何獎勵。

區分不同群體 推遲退休年齡

 楊燕綏表示,中國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因此推遲退休年齡應區分選擇不同人群對象,在時點上應有科學規定。「2013年前中國勞動人口是上升的,2013年以後開始下降。隨著勞動人口的減少,逐步提高退休年齡,能將就業壓力保持在一定水平。」

 「女性技術人員等人力資本較高的群體,成熟期在後期,讓其過早退休是國家的損失;而對於體力勞動者,就業較困難、人力資本較低的人群,不宜推遲退休年齡。」楊燕綏稱,從2035年開始,中國將面臨極大挑戰,即可能出現勞動力與退休老人之比低於2:1。「如果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以上,有可能達成2個勞動力供養1個老人;如果是60歲退休,就是1人供養1人。」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退休制度亟待改革 (2012-01-21)
專家解讀:細單位驟增 樓價「跌多過升」 (2012-01-21) (圖)
專家解讀:政經並舉 全方位推動中阿合作 (2012-01-20)
專家解讀:危中有機 中國應學當「債權人」 (2012-01-19)
專家解讀:與海灣國家合作潛力巨大 (2012-01-19) (圖)
專家解讀:房價大跌是今年經濟最大風險 (2012-01-18)
專家解讀:須遏國際金融資本炒作 (2012-01-17)
專家解讀:選拔優秀人才 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2012-01-17)
專家解讀:伊朗危機下 中沙共保能源安全 (2012-01-16) (圖)
專家解讀:中尼友好利西藏穩定 (2012-01-15)
專家解讀:中國可從資本項目開放獲益 (2012-01-15)
專家解讀:綠營基本盤穩固 馬連任仍需警惕 (2012-01-15)
專家解讀:國民黨需整合地方派系 (2012-01-15)
專家解讀:兩岸和平紅利 撐馬英九勝選 (2012-01-15)
專家解讀:全球經濟不景 投資均遇寒流 (2012-01-14)
專家解讀:民調死角 助馬低空掠過 (2012-01-14)
專家解讀:今年通脹料明顯回落 (2012-01-13) (圖)
專家解讀:馬兩岸政策 應更加扎實 (2012-01-13) (圖)
專家解讀:港發人債加速 仍需擴投資渠道 (2012-01-12)
專家解讀:中美貿易問題 須去政治化 (2012-01-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