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府推介有機番薯與結球白菜。
民以食為天。香港不是一個工業社會,也不是農村聚落。但是,日用的飲食是市民的必需,農產品的種植與供應是民生運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年,特區政府的漁農自然護理署都會牽頭舉辦本地的漁農美食嘉年華活動,藉以推廣本港的農漁產品,加深城市人對農漁業的認識,能夠真正體會到三餐不易、粒米皆金,也令業界了解到有機農漁業的發展,將會是未來本港農業發展的一個亮點。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有機——環保與健康的合一
有機農產品與一般農產品有何區別,是一個大家較為關注的問題。固然,由於有機農產品在人力、養料以及其他資源方面的投入較多,其成本也大大提高,故而在價格上,也比一般農產品要高很多。所以,有機農產品的未來出路,實有賴於市民對本土農業的關心與支持。
環保與健康是有機農漁產品製造的重要環節。據了解,有機魚類產品的新品種研發,途徑很多。既有從本港原有的經典品牌中加以升級性開發——如元朗烏頭;也有外來引進以後加以改造的,如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寶石魚。目前,這兩種產品在香港的銷售勢頭非常好,未來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大。以有機魚業為例,不僅僅品種的選取極為嚴格,魚塘也是用有機成份調配的,飼料的配製更是以有機原料為基礎。品種在投放市場之前,還要經過有機產品的認證程序,以保證質量。
而在有機農產品方面,有機番薯與結球白菜是本港新近推出的種類。一般的農作物都很難耐高溫,例如白菜,到了三月,已經無法種植,但是結球白菜則能夠在不傷害土地環境、可循環利用以及慎用農藥的特殊種植環境及本地的環境中,於十月至三月持續種植,確實屬於「綠色、無公害」的食品。
其餘的如香草、有機草莓等,也是有機環保系列的新品種。不僅原生態的農漁業產品備受市民青睞,加工後的半成品或成品也較受歡迎。比起一般的魚乾或魚片,來自海邊的有機魚肉,似乎更讓人放心。以市民的角度看,環保和健康是選擇有機產品的根本因素。環保著重於後代的生活與生活環境的體驗,而健康則是近年來的自我保健意識的持續強化。
有機產品,首先滿足本港需求
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農業主任陳兆麟介紹,目前,本港每日的農場品消耗量大約為一千二百噸,但是本港的農產品日產量只有四十幾噸,佔總數的百分之二點四左右,比率可謂非常之低。而有機農產品在這些農產品中的比重,更是少之又少。以有機番薯為例,目前進行試驗性種植的農場約有八十九家;而種植有機結球白菜的,則有約四十八家;全港目前種植有機農作物的基地,約有四百多家—但是全港農業生產基地的總數卻達到一千八百多。
或許是因為產量太少,在回答記者「本港有機農產品是否有可能銷往中國內地時」,陳主任表示,在相當長的可預見期限內,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畢竟本港市民對農產品的需求應當首先得到滿足。陳主任表示,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耕地的面積恐怕會愈來愈小,加之全港幾乎所有的農耕地均集中在新界地區,未來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提高產量並開發新品種,將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和研究的課題。
除了土地的有限,缺少懂得耕種的勞工,也是本港農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據悉,由於經濟結構的固定,多數人將自己學習的專業技能鎖定在傳統的產業如金融等領域,農業種植領域的職業培訓目前仍顯不足。有鑑於此,港府在日後可能會將加強此一方面的職業訓練,以增強人力。
農漁業不應被邊緣化
提起香港的產業,首先想到的是金融、其次是證券,再次是轉口貿易,然後是旅遊。香港如果作為一個較為成功的經濟實體,究竟缺乏的是甚麼?本報曾經在關於工展會的專題中提及,香港與「工業」一詞,距離似乎過於遙遠,以致工展會與其最初的主題大相徑庭。
同樣,農業生產似乎也是本港經濟環節中較被忽視的一個層面,始終以輔助甚至邊緣產業的身份位列在經濟體系的末端。有限的關於農漁業報道,幾乎必然與美食消費緊密相連,少有人意識到農漁民在勞動中的辛勞與付出。這固然與本港地少人多的現實有關,也與城市經濟結構有巨大聯繫,但是,「口中食、杯中水」,又怎能不引起社會的反思。
農業問題的核心是甚麼?是土地。物以稀為貴,愈是在地少人多的地方,土地的價值愈是顯得金貴。土地的限制,導致香港的農業發展受到了限制。但是,有限的土地,善加利用的程度如何,實在是現有條件下政府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無論是1861年的帝俄農奴制改革,還是美國曾經的西進運動,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城鄉衝突,實則均是土地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問題。如何看待土地與人的關係,才是本港對農漁業發展態度的實質。總之,不能夠正確領會到農漁業背後的土地與環境問題,無論這個社會有多麼繁榮或景氣,終將為短視的規劃與佈局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是歷史的教訓與法則。
對漁民而言,填海造地,一個細微的方向或是選址的改變,影響的將是自己和身後幾代人的生活與福祉;在增加土地供應量的口號下,人造土地的用途是建造豪宅還是用來興建農場或公屋,與千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新的一年,祝福聲聲中,無法迴避的是百物騰貴;不得不面對的是銀包的重量愈來愈輕的事實。農漁產品的產量是否已經到達瓶頸?一方面,土地資源不足是理由;但另一方面,有限的土地卻未能夠有效利用—例如,人人都明白增加住宅供應量的方式是將樓層向高空發展。但是,少有人提及,在溫室大棚中,可以將種植的空間也向高空轉變,即實現立體種植、空間種植。此外,填海造地的政策實施,也應當更廣泛地聽取市民、尤其是漁民們的意見。
邊緣化農漁業,本質上是邊緣民生。在環保與溫飽並舉的今日,從市民的角度出發,則政府應當認真思考:除了貸款、課程培訓、產品推廣和技術輔導之外,他們還有甚麼是可以協助農漁民群體完成的。畢竟,我們日日的生活都與他們的職業息息相關。創造香港的農漁業品牌,有機化將是未來的新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