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出席柴灣區長者新春茶敍。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行政長官參選人梁振英 (CY) 發表「行政及政制」施政藍圖,建議進一步發展政治任命及問責制,再增置政治問責官員,包括增設副司長的新台階,加強統籌協調各政策局政策制定以至推行工作;又建議改革2016年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將公司票改為個人票,討論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具體安排。
梁振英昨日公布「行政及政制」政綱,提出23項涵蓋8大範疇的建議,包括發展問責制與培育政治人才、理順行政機關、加強行政會議職能及地方行政、建立新公務員文化及關係、善用公共財政等 (見右表)。
梁振英認為,市民對政府的期望日高,以致各政策局的工作量大增,目前組織架構及人員編制不足應付,會邀請不同社會賢達加盟,例如20歲至30歲擁有豐富經驗及理念的地區人才,同時研究放寬「旋轉門」制度,促進政治人才流通,解決「梯階少、人數少」的架構問題。
重用非官守行會成員
為理順各政策局的分工和統合關係,他倡議設立由中央任命的副司長,加大力度推動香港與內地在各領域的合作,策劃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金融創新、人口政策和退休保障等問題,並加強統籌協調各政策局的政策制定和推行工作。他又建議由特首領導跨部門的經濟發展和統籌委員會,加入民間代表共同制訂全面的經濟發展策略和產業政策,及成立行政學院,建立公職人員在職學習的制度和文化,促進行政和立法機關的合作關係。
梁振英又建議,下屆政府要加強行政會議職能,提高非官守成員的參與,如考慮委任非官守行政會議成員出掌重要諮詢委員會,並於政策和法例草案制定的早期吸納建議和意見,增加開會次數和開會時間,並將行政審批權適度下放。
指存廢問題無共識
就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及2020年立法會普選,梁振英建議率先擴大2016年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的選民基礎。至於功能界別的存廢問題,因目前社會對功能界別以至分組點票的問題仍未有共識,故自己認為不適宜提出個人主張向社會諮詢,但承諾當選後會爭取最大程度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