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匯觀察:非洲百萬中國人 保障機制待完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龍年開春,非洲接連發生中國公民被劫持、扣留事件,牽動國人心。目前約有100萬中國公民在非洲從事各種經營活動,更有數萬名中國工人常年參與非洲重大基建項目,中國公民海外安全保障戰略機制的建立已不容迴避。

 中國與非洲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進入新世紀, 中國「入世」更將中非關係帶入黃金十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共謀發展,中非雙邊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躍增到2011年的1600多億美元。非洲還是中國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勞務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展望未來十年,中非經貿與投資仍有躍升空間。

三類風險不可避

 與此同時,在非洲的百萬中國公民營生活動卻不可避免面對三類風險,令人擔憂:所在國投資環境與治安風險、政局動盪風險、隨著中國崛起以綁架中國人提高要挾籌碼的的恐怖襲擊風險。海外公民安全成為中國特殊的大國難題。與美國使領館全球外交保護資源投放相比,美國1名外交官面對5000海外公民,而中國的數字是1:10萬。

保護度難媲歐美

 中非貿易十年急劇升溫,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本國公民安保方面中國仍是新手。2011年埃及、利比亞政局動盪中國應急大撤僑,曾令歐美多國稱道,但從中突顯的時局評估預警機制亟待強力完善。同時,與歐美等國相比,增強當地政府保護強度、延聘民間安保公司等國際通行做法方面仍是中國弱項。

 中國海外軍事震懾力量、外交保護投放強度暫難與歐美比肩。當下,建立以政府外交預警與保護為主導、當地政企民三方聯手的安保機制,提升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以確保在非洲百萬中國公民的整體安全,已時不我待。 ■香港文匯報記者 彭凱雷

相關新聞
溫總與默克爾會議 考慮更多參與救歐債 (圖)
專家解讀:中國有望加大對歐實體經濟投資
溫家寶:制裁不能解決伊朗核問題
默克爾籲德中中小企業加強合作 (圖)
德總理今赴廣州 將與汪洋會談
參觀古巷 (圖)
有色金屬之鄉 污染危機未除 (圖)
記者手記:環保意識薄弱 政府忘情GDP
現場直擊:排污廠區一目了然 (圖)
漁業損失慘重 政府承諾助索賠 (圖)
柳州水廠 層層關卡保水質
專家解讀:「土政策」削弱中央環保力度
河池近年重金屬污染事件
外圍經濟不景氣 粵18地市GDP放緩 (圖)
粵主要市縣去年GDP及增幅 (圖)
全國多地人均GDP超8萬元
部分省市區人均GDP與相若國家 (圖)
穗缺工11萬 IT公司招人送3G手機 (圖)
專家解讀:粵「用工荒」結構性矛盾加劇
中國農民去年人均純收近7千元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