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成父母每月用於子女參與興趣班的花費至少2,000元,其中5%家庭甚至會月花逾1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思諾 攝
——專家指易挫學習動機 狂谷反致「贏起跑線輸終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為令孩子不致落後在所謂起跑線上,不少父母早在孩子的幼兒階段已積極「發功」培養。有調查顯示,近三成受訪的幼稚園家長已為子女報讀3個或以上的興趣班;有兩成父母每月相關的花費至少2,000元,其中5%家庭甚至會月花逾1萬元。專家指,超過一半的家長自稱最關注幼兒體能與健康發展,但他們替孩子選報的熱門興趣班,卻是最靜態的英文和繪畫,自相矛盾的情況十分普遍。
香港教育學院兒童研究與創新中心於上月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來自全港20間幼稚園的1,260名家長,以了解他們如何安排幼兒參加課外興趣班的情況。調查顯示,有三成家長表示,已為子女報讀3個或以上的興趣班,45%的家長只報讀1個至2個興趣班。
口說重健康 報英文班最多
在相關的開支情況,有四成家庭每月投放在孩子上興趣班的花費少於500元,兩成家長每月相關開支超過2,000元。其中,超過12位家長表示,這類開支超過1萬元,數字驚人。
調查顯示,約55%家長指自己關注幼兒的「體能與健康發展」,但在實際替孩子報讀興趣班時,49%會選擇英文班、39%家長則報讀繪畫;而報讀舞蹈及音樂則各佔24%。只有15%家長會為子女報讀有關體能發展的活動班。
家庭收入愈高 報班數愈多
負責有關研究的教院兒童研究與創新中心總監鄭佩華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收入愈高,家長替孩子報讀興趣班的數目愈多。不過,她提醒家長需為孩子的成長「留白」,「小朋友需要更多的空間,才能健康成長」。她指現時家長過分依賴坊間的教育服務,以為將孩子推給坊間的老師教導,孩子就有全面發展,其實不然。
另一研究成員、教院幼兒教育學系講師劉怡虹認為,家長明白孩子的體能、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卻「隨波逐流」地參加一些只會增進知識的活動班,「但這些課程卻又未能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動機」,最後只會弄巧成拙,令學童對學習產生恐懼,造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的局面。
劉怡虹建議家長,應選擇一些讓子女發揮潛能的活動班,如戲劇、朗誦等,「這類興趣班,學童不單有興習機會,又可和其他小朋友溝通、互動」。
5歲女讀5個興趣班
家長Gloria的女兒黃塏珵今年5歲半,一年多前,她讓女兒參加5個興趣班,包括游水、跳爵士舞、繪畫、小型網球及英文班。她表示,現時每月興趣班的花費為1,000元至1,500元;而每一項課外活動,都是女兒主動要求參加的,「就連英文班也是她自發要學的,因為她想和迪士尼的公主溝通」。她指小女兒快將出世,屆時會安排塏珵放棄一些興趣班,以減低家庭的經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