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蝴蝶
詩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說的是年輕女子出嫁的美事。立春之後,南部省份的桃花已經開了,上海雖然寒風料峭,冷雨蕭蕭,卻也擋不住人們求婚嫁的熱情。單身男女相聚在上海福州路的古籍書店,人手一本兩性專家吳迪剛出版的新書《我知道你是怎麼剩下的》,專程來參加這位「麻辣情醫」的情感講座和新書簽售會。
作為七零年代生人,吳迪以過來人的眼光,總能犀利指出八零後的諸多毛病,她認為,作為獨生子女的八零後,普遍缺乏責任心,而責任心是願意走向婚姻、建立並經營家庭的重要品質。八零後從小就被父母嬌慣著,送他們上興趣班,陪他們考試,替他們報志願,從不需要為自己負責任。吳迪坦言,自己最早在企業裡工作的時候,看到父母陪著來應聘、陪著來上班,直到父母陪著來辭職的一些「奶嘴男」、「奶嘴女」之後,就對他們以後的婚姻不報期望了。果然,後來她開展了婚戀諮詢課程之後,婦聯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就有八零後的父母來幫子女離婚的。」 那兩位八零後的理由很簡單,當然也不負責任:當初是父母逼我們結婚,我們不想結,那麼現在要離婚,讓他們去辦理!
八零後生在物質泛濫的時代,難免被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所影響,這也是他們面對婚姻時的糾結所在。曾經有位女孩來找吳迪做情感諮詢,她說,自己想找的對象,一定得是月收入比自己高的。吳迪不禁疑惑問她,那麼跟你收入一樣或者稍微低一點也不行嗎?不行!女孩斬釘截鐵的回答,「因為這樣的話,加起來除以二,我的收入被他拉低了,我的幸福值也被他拉低了,賠本買賣我是不做的。」吳迪說,聽到這個理論,她完全不敢相信有人是這麼來計算幸福的。她很直接地告訴這個女孩,按照她的算法,或許她就不該被生出來,因為撫養孩子都是賠本買賣。那為什麼大家還想生,生了還覺得幸福,因為幸福絕對不是拿錢就能衡量的。婚姻也一樣,婚姻帶給你的幸福感,絕不是把收入加起來除以二。
那麼婚姻到底是什麼?吳迪借用了一位性心理學家的理論,一個健康的婚姻由愛情、性和利益三個因素構成。這三個因素中,如果僅僅有一樣存在,婚姻便可得以存在、維持,若有兩樣,那麼這就是一個不錯的婚姻了。至於三樣同時存在的情況,吳迪笑稱,那只有在某些年月裡會有,老夫老妻就不一定了。因此她把結婚稱為「痛並快樂著」,並告誡八零後,不要把結婚想成天堂,找到一個把三個因素與自己排序一致的對象,就是合適的結婚對象。一位來作情感諮詢的女孩非常困惑,她的男友忙著賺錢,對她的要求是:「你要識大體,我忙的時候你不能打擾我,不能煩我,一個月見一次就可以了。」甚而有「如果你家給我五百萬我就自然不會這麼拚了。」這位女孩對三個因素的排序是:愛情、利益、性。吳迪認為,她和男友不適合結婚,因為顯而易見,她的男友的排序是:利益、利益、利益。
針對城市裡的廣大「剩女」,吳迪拿出了啦啦隊教練的氣勢,鼓勵她們要走出家門,尤其不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這種在工作單位與父母家兩點一線之間、蒼白保守的生活方式,也是她們不能走向婚姻的原因。吳迪炮轟此類女孩:不要以為你在恆隆上班就「fashion」了,如果你每天午飯帶著「媽媽盒飯」在公司吃,晚飯回家和父母吃,出去玩不到十點,爸媽就給你打電話,那麼你的私生活和舊社會的包身工沒有什麼差別。男人全天下都是,可惜就是不住在你父母家裡。待在家裡做乖乖女的話,你不需要結婚,因為你已經跟你的父母結婚了。可是父母終究不能一直陪著你,二三十年之後,或許你在奔波於醫院之間的時候,會覺得自己非常辛苦,需要家裡有一盞亮著的燈。
講座結束之後,吳迪鼓勵在場的單身男女上台跳Salsa,熱情的古巴音樂響起,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一些陪子女來的「爺娘」也面露歡快欣喜之情,期盼著兒女的婚戀桃花運,宛如奧斯汀(Austen)筆下在舞會上為女兒牽線搭橋,心急如焚的老爺太太們。就連Starbucks都應時應景,在本地推出了如意桃花拿鐵咖啡,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