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台北書展中的香港館
第二十屆台北書展於2012年2月1日至6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辦。台北志在把台北書展做成亞洲最重要的書展,如果與每年夏天的香港書展相比,台北書展的文化活動豐富很多,版權交易更為活躍,但從規模和人氣來說,香港書展目前似乎更勝一籌。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香港優良的策展能力和香港民眾的參與熱情,如果再加上更精彩的文化活動和更有抱負的版權交易規劃,香港可以在兩岸的出版平台上發揮更重要的影響力。 ■文、圖:蕭坦
2月1日上午11點,第二十屆台北書展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台灣領導人馬英九親臨開幕式,他一如既往展示了親民的風格,隨扈人員沒有如臨大敵的陣仗,媒體和現場讀者都能近距離聽他演講。在演講中提到台灣在華文出版中的重要角色,例如台灣出版社每年出書的種類雖然在數量上低於大陸,但按照人口來計算,卻大大超過大陸。他著重指出,兩岸今後在出版合作上有巨大空間,政府也在尋求方法,讓台灣出版商可以在兩岸未來的出版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台北書展:不見內地出版商
不過書展現場的情況似乎說明了他的願景要實現還有許多困難—根據台北書展主辦方派發的宣傳資料,這屆書展的參展地區有超過60個,參加的出版社有700家,現場很顯眼地可以看到許多展館:美國、法國、日本、韓國,香港館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但卻沒有一間中國內地的出版社。過去熟悉香港書展的讀者在香港現場會看到,在主場館內,香港、內地、台灣,三地的出版商都有重要的位置。而台北的情況顯然沒有這麼簡單。
與香港書展注重零售不同,台北書展中體現出明確的台灣主體意識,無論是在面對傳媒的介紹中,還是在展場,政府的角色都隨處可見,相信正是中國內地的任何出版社都會對怎樣才能出席這些活動又避免政治上的敏感性感到棘手。
雖然沒有內地的參展商出現,但在書展現場卻常常能看到內地出版社的編輯以個人身份尋找選題,尋求把台灣繁體字書版權帶到內地做簡體版的機會,或者反過來把簡體版輸入台灣做繁體版。
版權交易平台:香港可借鏡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書展現場的各個外國參展商功用更像法蘭克福書展上的那種攤位,實際是版權交易多過零售,架上放著一些書,但空間主要留給出版商交談之用,放幾張小桌幾把椅子,有興趣的出版商坐下來就可以談。會場裡還有一個版權交易區,很像路邊咖啡館或麥當勞店,放置了若干小圓桌,出版商們一對對坐下討論,就像露天集市上的商人們一樣討價還價,場面相當熱鬧。
與這種熱鬧場景不大相襯的是,聽台灣一家重要出版社的總編輯說,他們出版的書中,若作者是中國大陸的,那99%都是從大陸出版商引進的,而非由台灣原創約稿。這麼大的合作空間,出版商卻都只能用一對一的渠道來交易,而不能放到台北書展這個大平台上,真是很可惜。
從這些現實來看,兩岸出版合作確有巨大合作空間,但目前台北書展的策辦形式,還遠遠無法給這種合作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平台。反過來說,我們香港完全沒有這些包袱,沒有理由不能取而代之,成為兩岸出版商最方便和最開放的交易平台。
人氣:台北不如香港
香港書展重在零售,出版商把書堆出來,給出優惠折扣,讀者像參加嘉年華一樣來買書。台北書展也有同樣的安排,許多出版社都有七到八折的優惠。台北書展也有相當多的讀者,但絕對沒有香港書展那樣熱鬧。去過香港書展的人都知道,每年7月的那幾天,長長的人龍通常會從灣仔地鐵站外開始繞過鷹君中心再進入會展中心,警方要安排眾多警力維持書展秩序,而會展中心裡的書展現場基本是水泄不通,能自如行走已經是好事,要站在書攤前慢慢看書可以說是奢侈,購書交款排隊對讀者和商家都是一件苦事,讀者找不到排隊隊尾,商家收錢收到手忙腳亂。
與此相比,台北書展可算是比較輕鬆了—人數雖然也挺多,但沒多到無立錐之地的程度,可以站在書架前慢慢看,選中付款,收銀台的人也不多。在世貿一館外面更見不到什麼人龍,進出都相當方便。
這大概與港台兩地閱讀氣氛有關,許多香港人把書展當做一年一度的暑期嘉年華,甚至是每年「一期一會」購書的機會。而台北的書店到處都有,還有相當受捧的網路書店,似乎沒什麼必要來追這個農曆正月裡的書展。
文化沙龍:台北勝出
也許因為人數較少的原因,台北書展佔用的場地比香港書展小,只是世貿一館的一層,還劃出了幾塊區域給講座沙龍使用。香港書展光是主場館就比整個世貿一館一層要大許多,親子、宗教、香港文學展、講座還另設場地。這方面的條件,以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真的值得驕傲。不過,台北書展的空間雖小,文化沙龍卻比香港更多,略微數了數活動訊息欄,大概有一百多近二百個大小沙龍,隨眼看去都是重量級的講者或題目。香港書展近年的文化活動也愈來愈呈規模,但在數量和國際化上,還應向台北學習。
今屆台北書展沒有主題國,主題設為「綠色閱讀」。在這個大主題下主打七個特色:國家圖書館的「『悠遊於物:明代知識分子的樂活方式』古籍文獻展」、《摩西五經》經典展、Massimo Listri的攝影展、德國「Morgenstadt摩根未來市」作品展、E-ink數位書房、各國環保樂活推薦書展。
而香港作家陳曉蕾就「代表」香港館做了一次演講,主題是「出版的那一道盛宴」,並與台灣本地作家戴曉楓對談。其實才開講,話題就已經不是「出版」,而是綠色生活。陳曉蕾過去的作品《香港正菜》和《剩食》都是關於如何讓現代生活更貼近人的真實需要、貼近自然和土地,戴曉楓的作品《好個巧克力》是講台灣用心做巧克力的人,她們倆的話題自然就說到香港和台灣在環境和文化保育上的比較,現場的台灣聽眾聽完後提問回應都很有興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