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者:楊元松編
出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定價:人民幣26元
《中國留守兒童日記》的封面,是四張孩子微笑的面孔,他們的笑容,稚嫩而純真,看不到苦難的痕跡,也許是該書的編輯,想要用這笑臉,來中和一下留守兒童苦澀的生活,也許是這些孩子,用頑強的生命力,阻止苦痛從內心蔓延到臉龐。在沉重而焦慮的中國,已經很難尋覓到這樣無辜的笑容,而這些留守兒童臉上流露的笑容,卻又讓人不由得心酸。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回到20多年前就已經離開的老家,那是一個偏遠的村莊,村莊很寂靜,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正在陸陸續續地歸來,我在村口見到了兩個孩子,一個六七歲,是姐姐,一個兩三歲,是弟弟,不知道是在等他們的爸爸還是媽媽,那個弟弟穿著開襠褲,鞋子掉了一隻,小臉被凍皴裂了,光著屁股坐在路邊,屁股底下是冰冷的泥土和沙礫。
讀到《日記》這本書,腦海瞬間想起了春節時在農村看到的這幅場景,那時心想,哪一個城裡的爸爸和媽媽,會這樣任由他們的孩子在如此遭罪的環境中成長,哪一個城市裡的孩子,不是穿著暖暖的羽絨服,在享受著他們愉快的童年?同樣是孩子,為什麼農村的孩子要比城市的孩子,承受那麼多環境帶來的磨礪?這是無解之問,就像大家都嚮往「人人生而平等」,但在制度製造出的不平等面前,卻無能為力一樣。
中國現在有5800萬留守兒童,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想像不出來,這些缺少父愛、母愛與社會關懷的孩子,在成長為大人之後,會如何看待他們生存的環境。這些年來,無數有良知的人士在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鼓與呼,但收效甚微。在戶籍問題不解決、不賦予農民以國民待遇、不解決子女在父母居住地求學高考這些問題之前,任何呼籲都如同雞蛋落到銅牆鐵壁上,碰得粉身碎骨。
在此背景下,關注留守兒童的心靈,成為一些媒體和輿論人士的共識,《日記》即是這樣一本反應留守兒童內心世界的一本圖書,它放棄了對大環境的追問,打開孩子一扇扇柔弱的心門,讓人們看到他們的情感需求,聽到他們最單純的願望,200多篇日記讀下來,他們表達的最大願望,無非是希望生活在爸爸媽媽身邊,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遊戲,需要親人來充實他們本不應該如此空蕩的童年生活。
《日記》不是書店裡常見的那種學生作文選,《日記》裡的文字沒有絲毫作文氣,他們不是寫給老師看的,也不是寫給作文選發表的,儘管《日記》裡影印的那些留守兒童手書,每隔幾行就能看到一個錯別字,一些語句讀上去也不通順,但它卻比任何煽情文字都有催淚能力。一個叫田艷的孩子寫到她的爸爸,「家裡沒有了您,就像板凳缺了一條腿」,這樣的比喻讓人忍俊不禁,板凳腿的「腿」字也寫錯了,但就在想笑未笑之時,突然眼睛潮濕。
除了想念爸爸媽媽、憧憬外面的世界之外,《日記》中有大量文字記錄了留守兒童的童年生活,鄉村的天氣,和同學們的關係,和兄弟姐妹之間的趣事,和狗狗的快樂片段等等……這本書在呈現出一個「陌生中國」,在所謂現代化帶來了諸多高樓大廈、由霓虹構成的不夜城之後,留守兒童的生活卻還原了「鄉土中國」的真實面目。留守兒童的父母們在城市中是「瘖啞的一群」,城市中沒有他們發言的平台,同樣,留守兒童也是這個時代「瘖啞的一群」,他們像野麥子一樣成長,無人澆灌撫育,哪怕是心聲也少人傾聽。
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均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社會關愛不足導致他們產生的心理問題。社會不公目前已經是導致民眾心理波動的最大根源所在,一旦留守兒童發現生活真象,那麼他們的心靈必將受到巨大衝擊,他們會如何看待自己生存的這個國家?在起跑線上就輸了,他們如何看待那些意氣風發的城市兒童?
所以,關照留守兒童,從關照他們的心靈開始,在制度還無法給予留守兒童更多保護的時候,社會各個層面要懂得呵護留守兒童的心靈,讓他們的心有所繫,夢有所想,別讓他們的希望凋零。也願更多人讀讀《日記》這本書。 ■文:韓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