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
全球大選之年,各國政治精英對本國國內事務的關注程度增加,因此領導層互訪減少,這將不利於防止大國衝突的及時化解。某些國家的候選人還會以犧牲對外關係為代價取悅選民以利當選,因此他們鼓吹或實施更加強硬的對外政策,這可能導致大國之間的政治摩擦增加,其中尤以美、法、俄等大國的選舉對華外交可能形成的衝擊最大。那麼全球大選年,對中國外交的衝擊到底會有多大呢?多位專家判斷,有影響但若應對得當就不會太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和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楚樹龍等專家均認為,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相信不同國家未來不管是誰當選,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發展建設性的對華關係。目前來看,奧巴馬連任可能性較大,儘管選舉時美國的對華外交會成為競選雙方產生很大爭議的問題,但從過去幾十年美國的選舉情況分析,最後不管是誰執政,其最終選擇的對華政策還是會與原執政者的對華政策基本保持一致的,並沒有大的變化或不同。
專家:穩定對華政策 符合各國利益
曲星稱,從美國目前情況看,儘管有困難,但奧巴馬第二任當選機會大。而法國方面,總統薩科齊也有連任可能,不一定會走。在不發生重大更迭的情況下,幾個有大選的安理會大國,對華政策相對連續性強,總體上看,中美、中法關係應不會受到大選的太大影響。
對於中國的近鄰俄羅斯,楚樹龍認為,普京當選基本沒有太多懸念,而北京與普京間都非常熟悉。曲星指出,俄羅斯應該會從「梅普組合」變成「普梅組合」,其對華政策的連續性應該會非常強,中俄戰略合作料會加深加強。
至於韓國大選,曲星分析,如果大國民黨推出新的候選人繼續獲得連任,那麼對華政策預料最差也會繼續保持現在情況。如果在野的民主黨上台,那麼在北方政策上可能會有新想法,但韓民主黨相對溫和務實,應不會對華造成不利影響,朝鮮半島南北關係可能還會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