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為免之後重建的業主被迫選購「樓換樓」單位的「揀剩蔗」,市建局執行董事譚小瑩表示,所有受重建項目影響的「樓換樓」業主「揀樓」時,只能選擇面積和樓層區域,坐向及景觀須集齊所有業主進行抽籤決定,確保公平性。同時,「樓換樓」單位於預售「樓花」後,業主可隨時轉售圖利。
首籤不合意 可再碰運氣
譚小瑩表示,參與「樓換樓」的業主只可選擇單位面積和樓層區域,但不得選定個別單位。當業主選擇「樓換樓」後,若選擇相同面積和樓層區域的業主眾多,並出現供不應求時,會以抽籤形式決定。若業主未能抽到心儀單位,隨時可退出「樓換樓」安排,或繼續進行第2次抽籤,確定單位類別。至於單位坐向和景觀,則於第3次抽籤決定。
譚小瑩指出,「樓換樓」採用「固定呎價」,只要單位面積和樓層區域相同,呎價不會改變。她又認為,「固定呎價」可協助業主準確評估負擔能力,當新單位落成後,即使屆時樓價升跌,「固定呎價」亦不會改變。
預售樓花後 業主可轉手
若選擇啟德發展局的「換樓」單位,第3次抽籤將會加入其他重建項目的受影響業主,例如馬頭圍道及太子道西項目的業主。市建局行政總監羅義坤承認,業主買到哪個單位是「有點由運氣決定」,但不採用「先到先揀樓」形式,是為確保公平性,「不然先重建,業主便先選靚單位,對後來重建的業主不公平」。
譚小瑩表示,業主與市建局簽訂承諾書後,直至預售樓花期間,不能轉售「樓換樓」權益,但其後「換樓」單位不設轉售限制。若市建局未能準時取得批地文件或預售樓花同意書,或落成單位的面積落差大於5%,業主均可選擇退出「樓換樓」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