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94年劉宇新以他夫人陳庭芳女士名義,捐建具有相當規模的「興寧庭芳醫院」。
祖籍潮汕,孤兒出身,童年時備受國破家亡之痛,兩度被販賣,最後由養母收養長大的劉宇新,早就認定祖國是自己的母親,憑著他無比熱愛祖國之心,濃濃關顧桑梓之情,於上世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不久,內地政治氣候乍暖還寒,劉知道家鄉百廢待舉,即想到報答培育他成長的母校興寧縣坭陂中學,想到響應祖國「實現四個現代化」、想到科教能興國。當時身家只有幾百萬港元的劉宇新,決定去信家鄉母校,信中表示願意捐出一百萬港元,資助母校興建一幢三層高的「科學大樓」。
那一百萬港元捐款,在「四人幫」剛被打倒,一窮二白的那個年代,根本未有先例,經過層層上報,有關方面最終接受了。在「科學大樓」落成慶典那天,當時身穿綠色軍服的縣革委會主任稱讚他的義舉是「一花引來萬花香」。接著他為母校興建圖書館、新建校門、教工宿舍、重鋪校道、新建教學大樓、讀書亭等,坭陂中學及後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碑題為「劉宇新先生興學志」,把他所做的善事一一鐫刻於上面。
無可置疑,今時今日,海外僑胞捐資內地助學百花齊放,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劉宇新那朵早來的報春花。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人稱讚廣為人們尊敬的曾憲梓先生,說他是港澳同胞中最早倡導在內地興辦公益事業的人,但曾憲梓先生誠懇地糾正說,這個人不是他,而是劉宇新,他才是港澳同胞中最早為家鄉捐贈一筆較大金額的捐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