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協委員踴躍為醫改建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永峰 攝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劉凝哲)致力於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中國新醫改,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焦點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常務副院長李立明昨日表示,中國民眾醫療費用中個人承擔比例已從10年前的60%,下降至35.5%,已有12.95億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達到95%左右。李立明認為,解決看病難問題,政府應在支持公立醫院的同時,開放醫療市場,以適應不同人群、階層的醫療服務需求。
全國政協昨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多名醫療衛生界委員談中國醫改,涉及公立醫院改革、社會力量辦醫等多方面議題。委員們認為,取消公立醫院以藥補醫在業界已形成共識,但其改革的核心是補償機制問題。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指出,公立醫院取消「賣藥」收入後,可通過政府增加投入以及調整醫療服務的收費價格補償,醫療服務可通過醫保支付。他表示,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醫療付費方式的改革,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總的方向是對的。
冀形成多元辦醫局面
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內地居民藥費已逐步下降,但不少民眾明顯感覺到醫療檢查費用較之往年明顯增加。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委員坦言,大醫院不存在依靠醫療檢查設備賺錢的問題,使用高檔進口設備,就是希望提高醫療水平。趙平和吳明江委員都認為,中國應該加快民族工業發展,通過自主創新研發藥品和醫療設備,這樣才能真正降低藥價和檢查費。
社會資源辦醫也成為委員們的關注焦點。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引導、支持社會資本辦醫,盡快形成更加開放的、多元化辦醫格局。把社會辦醫、民營醫院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未來,要制定更多細則,讓「引導、支持社會資本辦醫」政策落地,盡快形成中國多元辦醫的局面。
辦醫院須以病人為重
對於外資進入中國辦醫院的問題,多位委員表示,目前中國已有較完善的法規,合法外資以及社會資金辦醫,與公立醫院政策相同。趙平強調,醫院界歡迎資本進入,但同時應明確,無論公立、民營、慈善、財團法人辦醫院,核心都是要以病人為中心,不能以盈利為中心。
致公黨中央委員、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陳仲強則強調對鄉村醫生的關注。他表示,沒有國家正式編制、繼續教育缺失以及收入較低,已成為村醫目前存在的三大問題。陳仲強建議,應通過政府招聘,或由達到資質的個體醫師承擔村醫工作,加強村醫隊伍建設,形成縣鄉村真正的村醫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