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豐齊 北京報道)兩會剛過,內地汽柴油價昨日起每噸大幅提高600元,約合柴油上調0.51元/升,汽油上調0.44元/升,其中「93號」汽油(普通汽油)價格首次「破8」,達到8.33元/升。油價上漲「鴨梨大」(壓力大的諧音)成為京城車主們昨日討論的熱門話題。網上討論區也熱議,應否不開車、少開車、不買車或者「拼車」。有人更擔心,油價大幅上調,會形成新一輪通脹壓力。
這是中國年內第二次上調成品油價格,且漲幅超出預期,為2009年6月以來最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表示,2月24日,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即超過4%,目前漲幅已超過10%,因此,根據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相應提高了國內汽、柴油價格。負責人稱,及時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一方面能發揮價格槓桿的調節和引導作用,抑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促進資源節約;另一方面,有利於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滿足國內的石油需求,對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和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往返80公里耗費近百元
對此,專家認為,普通居民成品油價上漲的壓力客觀存在,這不利於中國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不利於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應該有所作為,採取降稅或者補貼的方式,以降低普通居民用油成本。至於通脹壓力,短期內不會明顯,但長期會有影響。
家住朝陽的吳女士前晚11時許匆匆趕到加油站,為最後一箱便宜油在風雨中排隊加油,在排了半小時隊後,但最終也不過加了百多元93號汽油。她事後在微博上嘆言:「車不開了。地鐵上班,晚上拼車。」
對油價的敏感人群已經擴散至收入水平較高層次的人。中央財經大學應用金融系主任韓復齡教授昨天算了一筆賬:他本人經常往來於中央財經大學兩個校區,往返80公里,按百公里12升油計算,耗油10升,加往返高速費20元,開車往返一趟,耗費成本近百元。
承擔油價成本高於歐美
算這筆賬的人遠不止韓復齡。有人估算,隨著北京曾大幅提高市內停車費用,目前京城車主每月的用車成本已超過2,000元大關,而去年北京居民人均收入約3.29萬元,月均約2,700元,用車成本佔到月均收入的大半。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劉紀鵬說,油價上漲最終成本都由消費者埋單,對照收入,中國消費者就高油價承擔的成本是歐美國家的5-6倍。
「由於現階段內地城市的公共交通不夠發達,居民熱衷買車的現象還會持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相信,雖然油價不斷上漲,但相信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居民對車的需求都不會減少。換句話說,雖然油價不停地上漲,但該買車的人還會買車。
平衡能源價格與居民訴求
但他認為,面對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中國不能不上調成品油價,但政府應該考慮民眾的承受能力,需要在「既反映能源成本,又回答普通居民訴求,又利於提升勞動者生產力增長」三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如政府上調油價,就要對普通消費者進行減稅與補貼,如減掉2元的燃油稅,8塊錢立即就變成了6塊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