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英年承諾一旦當選,就檢視及制定相關政策,在資金、土地和採購等方面對資訊科技界提供支援。圖為不久前唐英年出席由資科界選委舉辦的論壇。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就所謂「出動防暴隊鎮壓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示威者」、「縮短商業電台牌照續約」等,特首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雙方各執一詞。唐英年在電台節目訪問中,稱自己所說的是「親身經驗」,又指自己曾就有關問題有過「短暫的爭論」,又再「披露」相關行政會議的討論「內幕」。梁振英競選辦否認唐英年指控,多名時任行政會議成員的政界中人就認為特首曾蔭權應就連日的爭議表態(見另稿)。
唐英年昨晨在接受傳媒訪問時稱,自己對梁振英的兩項指控,是他的親身經驗。在商台續牌問題上,自己之所以記憶清楚,是因為商台續牌是他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份內工作,並指當時有一份由他處理的建議商台續牌的文件上呈行會討論,以決定商台能否續牌,當時行會內無其他局長對該文件有意見,而行會內的非官守議員只有數人,故此很記得梁振英當時在行會內的說話。
他聲言,梁振英當時在行會內提出,商台上午有一個由「名嘴」鄭經翰主持的節目,晚上又有一個由「名嘴」黃毓民主持的節目,不停發表批評政府的言論,言辭亦十分苛刻;既然商台可免費續牌,政府不收分毫,當局是否可在此時提出續牌要求並「趁機整頓」。
唐英年續稱,自己當時據理力爭,指言論自由是香港核心價值,特區政府應包容不同聲音批評政府,不應以此作為改變續牌的條件,尤其其時近《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社會「氣氛不安」,改變續牌規定會有反效果,故他其時極力反對,並和梁振英爭論數次,但「為時不長」。
時任特首的董建華最終拍板同意商台續牌12年。他稱,倘最終商台續牌年期縮短,有違他主張言論自由的原則,超越他作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的「原則底線」,他就會辭職。
被問及何以在當時的政府新聞稿中,他說行會內沒有討論過商台續牌的事,唐英年解釋稱,可能由於發稿當日是行會討論商台續牌之前,故自己只能「如實表達」。
就「防暴隊」論,唐英年稱,這是他在行會內的「親歷見聞」:雖然《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非他政策範疇內,但因梁振英在行會內「發言不多」,一旦對方發言,自己就會分外記得,又指當年因有「社運人士」提出號召5萬人圍堵立法會,故行會確有討論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解釋「防暴隊」出處 源自「堵立會」討論
他說,會上有人認為若有數萬人滯留中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否可容許中環癱瘓一兩日,更重要是,香港有否能力維持數萬人集會的秩序,控制場面,不讓市民受傷,但梁振英屬「鷹派」,支持推動立法,更「隨意拋出一句以防暴隊催淚彈對付市民」。
唐英年稱,當時與會者有10多20人,「真相始終會揭露出來」。但他補充,由於梁振英的話不長,也沒有引起接續討論,故當年與會者今時今日只記得會議主題而不記得細節亦不足為奇。
原指自己「深思熟慮」後才「爆料」的唐英年又稱,連串指控並非「選戰策略、存心部署」,而是因為梁振英「很有機會當選特首,有權做很多事」,又在選舉論壇中引述未經證實的電郵內容攻擊他,才令他「不惜再犯行會守則洩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