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兩篇解讀10項通識教育科評估考生能力的評核目標。這一篇,將會解讀最後5項目標,並以例子輔助理解。
評核目標(十一)
. 在探究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中,在時間、資源和實踐探究目標方面能發揮自我管理和反思的能力。
解讀
. 自我管理、反思的能力:牽涉個人的自覺;個人高層次的思維,能夠持平且客觀地思考議題;反思相關議題所帶來的影響等。
例子
. 認知領域方面,1956年布魯姆版本的教學目標最高層次的兩項分別是「綜合」和「評價」。「綜合」的行為動詞,包括「聯合」、「組成」、「創造」、「重改」、「重寫」和「總結」等。「評價」的行為動詞,包括「鑑別」、「比較」、「對比」、「檢討」、「解釋」、「闡釋」、「證明」等。掌握這些均有助個人高層次思維的發展。
評核目標(十二)
. 能清楚和準確地以簡明、合乎邏輯和具系統的方式來表達。
解讀
. 此項明確地點出書寫作答的相關要求、要達到的水平。
例子
. 簡明:作答時,直接回應題目,不會東拉西扯;
. 邏輯:作答時,不會前後矛盾及立場不一致等;
. 具系統:段落與段落之間能有聯繫;段落的內容和篇幅均勻;全文結構清楚可觀。
評核目標(十三)
. 搜集、處理、分析數據和作出結論,以促進達到探究的目標。
解讀
. 此項間接地點出要達到「探究目標」所需要的步驟和學習要素。
例子
. 對「議題」的探究,若不熟悉,則要先搜集資料,繼而分析和得出結論等。例如:何謂「法治」,可查閱相關學者對此概念的解釋和界定。
評核目標(十四)
. 展示對不同文化及普世性價值的理解、認識和體會。
解讀
. 文化和價值:探究多元文化和建構普世價值;
. 明顯地涉及到「全球化」和「跨單元」議題。
例子
. 香港的普世價值大致包括: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把這些普世價值放置在中國層面思考,便會發現當中的不同之處。多元文化的探究,有助進一步了解「本土化」及「全球化」,以及它們之間的融合和磨擦等。
評核目標(十五)
. 在處理不同議題時展示能設身處地,了解他人立場的態度。
. 本考試的設計和教與學所採用的議題探究形式的重要性是一致的。試題的形式並非意味考生應追尋某些正確答案,反而強調大部分的論題都很複雜,不容易找出簡單的解決辦法。
解讀
. 從「此」到「彼」: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群體及社會等。
. 設身處地:代入角色,身處當中的環境思考。
. 論題特色:複雜、難解決。
例子
. 社會各界對同一個議題,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了解他人、群體及社會等,均有助個人成長,令自己觀看事情更全面、客觀、有見地。例如:「逆境自強」,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 不同角色牽涉不同的權力,面對同一個議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理念或想法,或會有不同的處理手法。例如:圍繞「香港空氣素質下降」這個議題,不同人士(如醫生、綠色團體及工業界代表等)便有不同的見解,對解決此問題有不同的關注點,而提出不同的方法。(完) ■莊達成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匯知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資料來源:香港考評局,《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通識教育水平參照成績匯報資料套》,2009,頁2 (以上內容只屬個人意見)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