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文易,學好中文則難。聽、說、讀、寫是語言的基本能力,綜合而言,學語音最困難。粵語有九調,與普通話的四聲很難有系統上的相關對應,例如普通話的捲舌音、低升調之類,南方人先天沒有,要掌握有一定難度。然而從語法方面來看,一般研究皆發現,粵語與書面語兩者之差異並不大,即是在語句方面來說,句型結構基本沒有太大分別。
方言加文言 港詞彙複雜
詞彙方面,差異則較大,即是方言詞與書面語較多不同。香港的詞彙較複雜,除了廣州話方言詞,又有文言詞、外來詞如巴士、的士、士多、多士等。
此外,也有一些次文化用詞、暗語、生造詞等,日常生活經常接觸得到。此類在香港社會中特有的詞,當然與符合規範的書面語不同。要學好中文,宜加倍注意使用詞彙,要分清楚哪些不合標準,應注意避免使用不合規範的詞。
創新本土語 傳意效果妙
不過,方言詞又是否一定妨礙與人溝通,而不值得鼓勵呢?假如容許使用方言詞寫作又會有甚麼影響?學生創作、使用方言詞,以表達自己的本土文化,又有何不可?其實,不少五四時期文學家的創作也用了方言詞和外來詞。古人創作詩詞曲賦,也有所謂「自鑄偉詞」。
從創作角度來說,自造新詞是很正常的事,今天的流行曲詞、傳媒流通的廣告,也有不少新造詞。很多新詞內容豐富,靈活生動,既打破傳統的框架,又充滿創意,具有生動而奇妙的傳意效果,故從語言應用來說,這些當然也是一種創新發展。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副教授馬顯慈博士
(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