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廣東人慣喝涼茶,阿媽自小必煲金銀花、夏枯草等飲料給小孩清熱,不明白為何外國人天天吃煎炸,外省人常吃辛辣又不飲涼茶,也可以活命。聽人說老外靠喝啤酒解毒,外省人吃辣就是驅濕,也將信將疑。
最近看了Michael Pollan的文章,對這些老問題又有新看法。他有幾本書很好看,例如《The Botany of Desire》,用四種植物的進化,闡釋人與植物之間的互動關係,絕非人類一廂情願地以為是我們主宰了植物,其實是植物主宰我們。較新的書是《Food Rules》 和《In Defense of Food》,更清楚針砭了時下西方關於怎樣吃才對的妄念。
簡單來說,他認為西方(泛指美式)飲食習慣,自工業社會以來就走進了「營養主義」 (nutritionism) 的死胡同。近百年來出現了科學的營養學研究,加上美國食品工業、營銷廣告等在後面推波助瀾,影響遍及全世界,我們對吃東西的目標,有了根本的改變:我們是為了吸收營養和維持健康而吃,而忘了原來吃,是可以有其他目的,比如快樂、分享、溝通。因此,我們為了預防骨質疏鬆,而捏著鼻子喝特強鈣質的牛奶「產品」,嬰兒奶粉改叫formula。而我們衡量自己吃得好不好,標準不是開不開心、美不美味,而是吃齊了專家說應該吸收的養分沒有。
儘管如此,美式飲食帶來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等,不見減少,反而一些表面上如法國等不健康的飲食文化,人們反更健康。作者認為這些吊詭現象,正正反映了人們對食物和飲食文化的無知。食物的營養,在科學實驗室的環境裡逐一研究,會得出一種結論,但養分在現實中的運作會互相影響,複雜得多,而營養研究的結論也不斷改變,令人無所適從。作者化繁為簡,提出三大飲食要點:就是吃真正的食物,別吃太多和以吃植物為主(eat food, not too much, mostly plants),另外就是提倡人們回歸到自己文化的飲食傳統,以整體生活方式的角度去享受飲食。說到尾,就是復興阿媽、阿嬤以至太嬤的飲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