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女性的名字不再單一,宅女、腐女、乾物女、剩女等形容詞將女性明確地分成不同的種類,而名字背後都有指向。這些形容詞一開始或許只是道出女性具備某種特徵,並不存在任何貶抑的意味,但說著說著,名字彷彿不再單純,反而慢慢為社會關注,變成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近日,「剩女」一詞成為全城熱話,這個存在已久的現象忽然被人拿來大肆討論,港人好像突然驚覺原來社會存在著這一群體,眾人視之如洪水猛獸,高呼「向剩女說不」。然而剩女這個問題並非只存在於華人社會,西方國家也有所謂的剩女,只是他們不痛不癢,在他們眼中,剩女有一個更貼切的說法──「勝女」。 ■文:伍麗微 圖:網絡圖片
柏拉圖曾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假設:「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自從上帝把人一分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蒼茫人海裡尋找另一半。」
說剩女,或許可以從柏拉圖式的愛情說起。
最好的在最初
所謂柏拉圖式的愛情,便是柏拉圖有一天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何謂愛情,蘇格拉底要他去麥田裡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麥穗回來,但附上兩個條件,不能回頭和只可摘一次。柏拉圖最後空手而回,他嘆道,沿途他曾看到一些不錯的麥穗,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為只可以摘一株,所以沒有摘下來。他一直往前走,以為前面還有更好的,可是他愈走,愈覺得不如之前的好,當他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現原來最大的最好的麥穗早已錯過了。
很多人用柏拉圖摘麥穗的經驗來比喻最美好的愛情發生在最初,而世間的男男女女大都無福消受。換一個角度來說,或許正因為以為還有更好的,女人尋尋覓覓,錯過了很多,才會變成今天的剩女。
剩,有被遺下的意思。今天看來,剩女不僅被愛情、婚姻所遺棄,同時也被社會遺棄,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有人說剩女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古代中國女子在父權社會中深受束縛,婚姻是女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而未能趕及在適婚年齡出嫁之女子亦被世人標籤為「大齡女子」。只是古時所謂的大齡,不過是十八、九歲,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女,與如今的剩女哪能混為一談。但社會發展、世人的價值觀並未趕上時代的變化,直至現在,大齡女子依然為人詬病,被標籤為剩女等同於失敗的人生。
如果仔細琢磨剩女這個詞語,你會發現25歲以上的未婚女性,幾乎都能以剩女二字涵蓋。有人將剩女分為四級,年齡介乎25至27歲的是初級剩女,這群人最大的特點是她們的戰鬥力依然旺盛,對戀愛、婚姻並不絕望;28至31歲則被視為中級剩女,她們遇上合適男性的機會已經不多,而這段時間也是女性事業的黃金歲月;而32至36歲的高級剩女在職場上拚搏過後,基本上與婚姻已擦肩而過;至於36歲以上的女性則被人喻為終極剩女,難逃「老姑婆」的命運。
其實,不過是沒有愛情、婚姻而已,在亞洲女性紛紛希望擺脫剩女族群而努力不懈的時候,歐美國家早已將剩女轉化成一種有助社會進步、積極正面的力量。
剩女無國界
美國、法國、澳洲等先進國家並非不存在剩女這個問題,只是人們大多淡而視之,並不像東方人那樣焦慮、將之視為一件不得不解決的事情,晚婚、不婚對他們而言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用剩女二字來稱呼西方晚婚或不婚女性似乎不恰當,英語spinster與剩女意思相若,中文譯作獨身者或未婚女子。在美國,有很多人20歲出頭便結婚生子,也有很多人在四五十歲仍然孑然一身。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數字顯示,2009年,美國約有40%成年女性是單身人士,她們大多來自中產階層,平均年齡35歲上下。這些單身女性完全符合剩女的「三高」準則──高學歷、高收入、有樣貌。當問及她們有沒有打算結婚的時候,她們會說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而她們對於適婚年齡的認知與東方人也有差別,她們對婚姻抱持謹慎的態度,認為在心理、學識、工作、財力、地位等各方面成熟之際,才考慮結婚,可想而知,很多人在想到要結婚時已經太遲了。我們以為這些女性的生活必定很偏執封閉,但社會學家的調查發現,她們也有豐富的情感,而且她們不因此而焦慮、自卑,尤其是過了35歲的單身女性,她們習慣了單身生活,心理調適得很好,反而懂得自得其樂。
而被稱為浪漫之都的法國,單身女性的比例也與美國不相上下,而她們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對婚姻敬而遠之。與美國女性不同,法國女性對婚姻的態度更漫不經心,她們會戀愛、同居,卻未必會結婚。或許因為結婚意味著承擔生活上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法國近幾年失業率高企,年輕人在事業不穩定之時大多不會考慮結婚,所以法國有不少人四五十歲才結婚。法國女性關注的並非適婚與否,而是生活的質量,她們沒有來自社會或親朋好友的壓力。
正因為社會沒有對未婚女性加諸任何壓力,很多女性雖然婚姻沒有著落,但事業卻做得有板有眼,因此無論在婚姻市場還是就業事場,人們更欣賞成熟的女性。歐美公司願意聘請35歲以上、閱歷豐富的女性,大家不難發現西方的新聞主播、空姐大都年紀偏大、長相普通。而西方男性普遍對思想成熟、個性獨立的女性充滿敬意,從徵婚廣告上可發現,他們大多不介意對方是否有小孩,正確來說,一個堅強、積極的單身媽媽反而受到尊重和愛慕。
剩女原來是勝女
西方社會的開放思想讓女性不致失去尊嚴,因為剩女身份而處處被人奚落。若說亞洲人大多數因為擇偶條件太高或過於相信童話式的美好婚姻而錯過了最佳的適婚年齡的話,歐美女性則更傾向於「自願性」地成為剩女。她們在我們眼中或許很可憐,一個人吃飯、居住、看電影,好像很孤寂,但她們卻認為那些天天帶小孩的人忙得死去活來,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她們單身的生活反倒落得輕鬆。
美國作家Lori Gottlieb曾說過:「超過30歲的單身女性應該忘記童話,或者選擇面對孤獨和沒有孩子的未來。」
在我們看著真人騷,高談闊論,炮轟剩女不是的時候,回頭一看,很多我們熟悉的傳奇女性,用今天的話來說,也不過是一個剩女。香奈兒(Chanel)這個法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Coco Chanel的事跡也被拍成電影,很多人對這位法國傳奇女性充滿好感。她是香奈兒品牌的創始人,是走在潮流尖端的時裝設計師,也是20世紀時尚界的靈魂人物。她25歲成為法國富商艾亭奈.巴桑的情婦,25歲是女性最繽紛、多姿多彩的年華,而她卻不急著成家立室,反而積極拓展業務。隨後,其發明的香水Chanel No. 5被推向世界,各地影星紛紛搶購,連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也表示Chanel No. 5是她的最愛。後來她將觸角延伸至時裝界,她設計的香奈兒套裝集優雅、簡單、舒適於一身,是白領一族的恩物。回顧香奈兒一生,她並非冷感之人,她的感情生活反而比任何現代女性都要豐富,無數的風流韻事,先後與多位男性傳出戀情,只是,她犯了現代女性最大的禁忌──不婚。在回味她不平凡的人生際遇之時,不得不驚歎剩女一點也不寂寞。
若說香奈兒不是典型的剩女的話,彼得兔(Peter Rabbit)的作者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則當之無愧。香奈兒好歹一生邂逅了數段感情,但波特的人生除了畫兔子便沒有其他。年少時她先後養過兩隻兔子,最喜歡觀察動物,然後素描小兔的一舉一動,彼得兔大概便是她將觀察所得紀錄下來而衍生的創作。19世紀的英國可不如現在這般開放,那時女性沒有社會地位,也沒有投票權,波特的父母也不希望女兒獲取任何知識,只要安份守己地學習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即可。她在植物研究方面相當出色,但因為其女性身份而不獲英國皇家植物園錄取,英國皇家協會也多次拒絕刊登其研究論文,可見當時女性的生存困境。事實上,波特也並非感情潔癖之人,她與出版社少東Norman相戀,但他們還未來得及公開戀情之際,Norman卻因病去世。其後幾年,她除了繼續畫兔子和研究植物外,未曾想過結婚。直至她47歲,才與一位律師結婚。波特是名符其實的剩女,於當時的英國社會而言,更是備受爭議、質疑的女性,而得知彼得兔出自一個剩女之手的你,會否對剩女有一點點的改觀?
童話中的剩女
前一段日子,《經濟學人》刊登一篇專題,探討亞洲女性的婚姻趨勢,指亞洲地區受各種因素影響,結婚率不斷下滑,並總結出亞洲女性對婚姻所持的態度──離婚、晚婚及不婚。剩女愈來愈多並非沒有道理,當女性學歷愈高,事業成就愈大,自主權愈多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對象便愈來愈狹窄,生活的重心也不再只有婚姻。剩女這一現象看似不利社會發展,但實際上除了傳統家庭觀念備受挑戰、減低社會生產力外,剩女也不過是一群追求理想愛情的單身女性,其惹人爭議之處是她們過於「夢幻」,擺出高姿態追求童話式的愛情。
反觀,從美國到法國,從 Coco Chanel到Beatrix Potter,剩女雖然輸了婚姻,卻贏了事業,這樣的生命旅程,一個「剩」字豈能概括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