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副研究員王克雄(右三)在鹿角碼頭調查江豚死亡原因,志願者羅一平(左一)介紹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易新 攝
採砂船將湖底的底泥全部挖開,這是小魚小蝦與浮游生物賴以生存的溫床,而小魚小蝦及浮游生物的減少,又影響到以此為食物的魚類生存。洞庭湖的魚類數量劇減,江豚就要挨餓。該環保人士說,整個洞庭湖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鏈,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就會使整個魚類體系遭受滅頂之災,而江豚的死亡,正是整個洞庭湖水環境惡化的標誌之一。「這些人為了自己利益,竟置生態環境與江豚的生存不顧,瘋狂採砂賺取利益,而將生態災難留在了當地,留給了江豚。」在洞庭湖裡以捕魚為生已經28年的漁民老盧直言,近幾年他每年捕得的魚,比以往最低減少了三成以上。
岳陽江豚保護協會的志願者羅一平對洞庭湖採砂的情況很了解,他說,主要是因為長株潭地區(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治理湘江,禁止在湘江流域採砂,這些採砂船就順江而下,在洞庭湖區聚集。這兩年,洞庭湖採砂船呈現暴增態勢,估計僅大型採砂船至少有七、八十台,運砂船則有數百。
盼升格為一級保護動物
羅一平的家就在洞庭湖邊,從他家裡,可以清晰聽到採砂船發動機的轟鳴聲。「這些船24小時作業,我們岸上的居民晚上都睡不好覺,何況水裡面的江豚?」羅一平說,岳陽江豚保護協會今年1月份成立,這是一個純粹的民間組織,目前有10多位成員為江豚保護而奔走,協會的三大目標是:盡快讓江豚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助推政府盡快建立東洞庭湖江豚保護區、探索實施江豚遷地岳陽南湖保護。
目前,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監護江豚的生存狀況,以及舉報電打魚、迷魂陣、排污等對江豚不利的情況。羅一平表示,在他們的努力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現在電打魚現象較往年少了很多,迷魂陣也撤了,禁漁期也沒人偷偷下水捕魚了,但對採砂船他們毫無辦法。
|